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改进PM滤波的折射体绘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3页
     ·科学计算可视化第11-12页
     ·折射体绘制第12-13页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第13-14页
2. 体绘制技术研究第14-25页
   ·体绘制研究基础第14-16页
     ·体绘制的基本概念第14页
     ·体数据的分类与表示第14-15页
     ·体绘制的光学模型第15-16页
   ·体绘制算法介绍第16-20页
     ·光线投射法第16-18页
     ·足迹表法第18页
     ·错切-变形法第18-19页
     ·体元投射法第19页
     ·非空域体绘制算法第19-20页
   ·体绘制的加速技术第20-22页
     ·软件加速技术第20-21页
     ·硬件加速技术第21-22页
   ·体绘制的关键技术第22-24页
     ·预处理第22页
     ·传递函数设计第22-23页
     ·明暗计算第23页
     ·图像合成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折射体绘制技术第25-34页
   ·折射定律第25页
   ·折射模型第25-26页
   ·折射体绘制第26-33页
     ·基本原理第26-27页
     ·相对折射率估计第27-28页
     ·法向量估计第28-31页
     ·等值面的显示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基于曲率各向异性滤波的折射体绘制第34-53页
   ·尺度空间与各向同性扩散第34-36页
   ·各项异性扩散第36-40页
     ·Perona-Malik模型第36-37页
     ·滤波原理第37-38页
     ·R-ANLD模型第38-40页
   ·基于曲率各向异性扩散第40-44页
     ·Alvarez模型第40页
     ·基于曲率的滤波模型第40-42页
     ·实现方法第42-44页
   ·基于曲率各向异性滤波的折射体绘制的实现第44-49页
     ·算法流程图第44-47页
     ·算法实现第47-49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3-54页
   ·总结第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移动Agent的移动实时数据库事务提交处理与恢复策略研究
下一篇:适用于周期事务模型的二重调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