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 ·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10页 |
| ·从历史史实的角度叙述毛泽东工业化思想 | 第10-11页 |
| ·具体论述毛泽东工业化思想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2章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13-20页 |
| ·萌芽时期 | 第13-15页 |
| ·奠基时期 | 第15-16页 |
| ·基本形成时期 | 第16-18页 |
| ·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 第16-17页 |
| ·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 第17-18页 |
|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 第18页 |
| ·发展时期 | 第18-20页 |
| 第3章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35页 |
|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20-22页 |
|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 第22-23页 |
| ·必须坚持综合平衡 | 第23-24页 |
| ·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 ·方法 | 第24页 |
| ·原则 | 第24页 |
| ·中国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 第24-29页 |
| ·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 | 第24-25页 |
|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第25-28页 |
| ·建设社会主义新工业 | 第28-29页 |
| ·中国工业化的资金来源 | 第29-31页 |
| ·主要靠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 第29-30页 |
| ·争取外国的援助 | 第30-31页 |
| ·中国工业化的目标 | 第31-35页 |
| ·时间目标 | 第31-32页 |
| ·质量目标 | 第32-35页 |
| 第4章 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评价 | 第35-41页 |
|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35-37页 |
| ·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35-36页 |
|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 | 第36-37页 |
|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37-39页 |
| ·为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 | 第37-38页 |
|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第38页 |
|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38-39页 |
| ·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有重大启示 | 第39页 |
|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局限性 | 第39-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页 |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