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宣传单在消费者手上的停留时间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宣传单现状分析 | 第12-17页 |
| ·宣传单网络调查 | 第12-14页 |
| ·宣传单使用现状 | 第14-16页 |
| ·宣传单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宣传单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 ·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 第2章 宣传单概述 | 第19-23页 |
| ·宣传单的概念 | 第19页 |
| ·宣传单的历史 | 第19-21页 |
| ·分类与功能 | 第21-22页 |
| ·宣传单的特点 | 第22-23页 |
| 第3章 影响宣传单停留时间的因素 | 第23-37页 |
| ·投放目标人群 | 第23-26页 |
| ·男性和女性 | 第23-24页 |
| ·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 | 第24-25页 |
| ·感性和理性 | 第25页 |
|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 第25-26页 |
| ·宣传单的设计元素 | 第26-34页 |
| ·宣传单的文字 | 第26-28页 |
| ·宣传单的版式 | 第28-30页 |
| ·宣传单的图形 | 第30-33页 |
| ·宣传单的色彩 | 第33页 |
| ·宣传单的材质 | 第33-34页 |
| ·宣传单的造型 | 第34页 |
| ·投放相关因素 | 第34-36页 |
| ·投放时间 | 第34-35页 |
| ·投放地点 | 第35页 |
| ·投放人员 | 第35页 |
| ·投放方式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增加宣传单停留时间的方法 | 第37-52页 |
| ·加强宣传单的实用性 | 第37-40页 |
| ·结合实用功能的形式 | 第37-39页 |
| ·附加实用信息 | 第39-40页 |
| ·加强宣传单趣味性 | 第40-48页 |
| ·宣传单的图形趣味 | 第40-42页 |
| ·宣传单的版式趣味 | 第42-43页 |
| ·宣传单的折叠趣味 | 第43-44页 |
| ·宣传单立体化趣味 | 第44-45页 |
| ·宣传单肌理质感的趣味 | 第45-46页 |
| ·宣传单印刷工艺上的趣味 | 第46-48页 |
| ·宣传单的异形趣味 | 第48页 |
| ·加强宣传单互动性 | 第48-51页 |
| ·情感体验的互动 | 第49页 |
| ·参与体验的互动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实例分析 | 第52-57页 |
| ·作品之一——拉丁舞培训班 | 第52-53页 |
| ·作品之二——考研辅导班 | 第53-54页 |
| ·作品之三——瑜伽培训 | 第54-56页 |
| ·作品之四——“千里眼”手机视频监控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