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经济与社会背景 | 第11-13页 |
·制度与政策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动态及评述 | 第14-19页 |
·关于福利经济学的研究 | 第14-16页 |
·关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 第16页 |
·关于城市与住房的研究 | 第16-17页 |
·关于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研究 | 第17-18页 |
·研究进展评述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20-2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2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5-33页 |
·经济适用住房的涵义 | 第25页 |
·中低收入家庭的界定 | 第25-26页 |
·中低收入家庭的政策界定 | 第25-26页 |
·本文对中低收入家庭的界定 | 第26页 |
·福利的界定及量化 | 第26-29页 |
·福利的界定 | 第27页 |
·个人福利变化的量化 | 第27-29页 |
·幸福感的最大化与有限理性决策 | 第29-30页 |
·最大程度的幸福与“自然人快乐”理论 | 第29页 |
·有限理性决策中的“前景理论” | 第29-30页 |
·李嘉图租金和城市空间 | 第30-32页 |
·城市交通与李嘉图租金 | 第30-31页 |
·土地竞租与城市空间分化 | 第31-3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3 经济适用住房对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福利状况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33-43页 |
·住房消费对家庭福利状况的影响分析 | 第34-38页 |
·住房消费支出对其它消费支出的影响 | 第34-36页 |
·居住区位选择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 | 第36-38页 |
·居住质量对家庭住房选择的影响 | 第38页 |
·有限理性决策行为对家庭福利状况的影响分析 | 第38-41页 |
·期望效应对家庭住房选择行为的影响 | 第38-39页 |
·行为人选择偏差对家庭住房选择行为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主观幸福感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4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算方法的选取 | 第43-54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3-50页 |
·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43-46页 |
·关联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46-50页 |
·测算方法的选取 | 第50-53页 |
·测算方法的选择 | 第50-51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第51-5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5 经济适用住房对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福利状况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4-68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54-58页 |
·武汉市城市家庭经济概况 | 第54-57页 |
·武汉市城市住房发展概况 | 第57页 |
·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概况 | 第57-58页 |
·研究数据的获取 | 第58-63页 |
·福利状况的测算 | 第63-65页 |
·数据分析的相关假设 | 第63-64页 |
·隶属度函数区间范围的选取 | 第64-65页 |
·福利状况的测算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主要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关联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 第67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6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68-71页 |
·研究的结果 | 第68-69页 |
·主要影响因素对中低收入家庭福利状况的影响各有不同 | 第68页 |
·中低收入家庭福利受关联影响因素的影响较一致 | 第68-69页 |
·中低收入家庭福利状况在搬入经济适用住房之后较搬入之前好 | 第69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69-70页 |
·扩大居民住房融资渠道 | 第69页 |
·改善交通条件,降低通勤成本 | 第69页 |
·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 | 第69-70页 |
·论文不足之处 | 第70页 |
·福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待商榷 | 第70页 |
·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 第70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70-71页 |
·福利评价方法的完善 | 第70页 |
·福利状况的改进研究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6页 |
附表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