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氢化钠储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氢的特点 | 第12-13页 |
·氢能的应用 | 第13-14页 |
·制氢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催化重整制氢 | 第15页 |
·生物质制氢 | 第15页 |
·金属置换制氢 | 第15-16页 |
·太阳能制氢 | 第16页 |
·储氢材料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高压及液化储氢 | 第16-17页 |
·金属氢化物储氢 | 第17页 |
·有机氢化物储氢 | 第17页 |
·多孔物质吸附储氢 | 第17-18页 |
·金属氮化物储氢 | 第18页 |
·配位氢化物储氢 | 第18-20页 |
·国际上关于储氢材料的标准 | 第20-21页 |
·硼氢化钠储氢技术研究现状 | 第21-30页 |
·硼氢化钠介绍 | 第21-23页 |
·硼氢化钠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 第23-25页 |
·硼氢化钠水解生氢原理 | 第25页 |
·硼氢化钠催化水解生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5-3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30-3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预期的研究目标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3-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硼氢化钠催化水解生氢实验过程 | 第33-35页 |
·硼氢化钠催化水解生氢性能评价方法 | 第35页 |
·阴离子树脂载钌催化剂的形貌观察 | 第35页 |
·硼氢化钠生氢反应副产物的分析 | 第35页 |
·纳米碳管形貌观察及比表面分析 | 第35-36页 |
·纳米碳管负载金属催化剂的表征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稳定剂对硼氢化钠储氢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7-70页 |
·引言 | 第37页 |
·阴离子树脂载钌催化剂的制备 | 第37-39页 |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 | 第37-38页 |
·717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 | 第38页 |
·717 阴离子树脂载钌催化剂的制备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56页 |
·硼氢化钠浓度对生氢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不锈钢网目数对硼氢化钠生氢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副产物对硼氢化钠生氢性能的影响 | 第44-50页 |
·催化剂形貌观察 | 第50-52页 |
·副产物的XRD 分析 | 第52-53页 |
·副产物的TG-DSC 分析 | 第53-54页 |
·水量对比实验 | 第54-56页 |
·硼氢化钠溶液的合理配比 | 第56-59页 |
·硼氢化钠催化水解动力学研究 | 第59-68页 |
·硼氢化钠水解反应的温度调节 | 第59-61页 |
·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与转化率的关系 | 第61-64页 |
·硼氢化钠催化水解生氢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64-66页 |
·催化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固态存储硼氢化钠反应装置的设计 | 第70-84页 |
·引言 | 第70-71页 |
·固态存储硼氢化钠反应装置工作原理 | 第71-73页 |
·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73-77页 |
·固态硼氢化钠存储器设计 | 第73-75页 |
·水箱及混料器设计 | 第75页 |
·反应器设计 | 第75-76页 |
·缓存器及副产物收集器的设计 | 第76-77页 |
·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77-80页 |
·控制系统主要硬件设备的选择 | 第77页 |
·程序流程图设计 | 第77-79页 |
·PLC 程序编写说明 | 第79-80页 |
·数据采集 | 第80页 |
·装置的性能测试 | 第80-81页 |
·收集器内回收物的XRD 分析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纳米碳管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84-102页 |
·引言 | 第84页 |
·多壁纳米碳管的制备与活化 | 第84-88页 |
·纳米碳管制备 | 第84-85页 |
·纳米碳管提纯 | 第85-86页 |
·纳米碳管活化 | 第86-88页 |
·纳米碳管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第88-89页 |
·纳米碳管负载金属催化剂的表征 | 第89-92页 |
·催化剂形貌观察 | 第89-91页 |
·催化剂成分分析 | 第91-92页 |
·纳米碳管负载金属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第92-97页 |
·催化剂性能比较 | 第92-93页 |
·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 | 第93-97页 |
·纳米碳管负载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 第97-101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97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97-99页 |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硼氢化钠储氢材料性能的优化 | 第102-122页 |
·引言 | 第102页 |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第102-104页 |
·神经网络的提出与发展 | 第102-103页 |
·神经网络及神经元模型 | 第103-104页 |
·硼氢化钠生氢性能模型的建立与性能预测 | 第104-116页 |
·BP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第104-106页 |
·样本的归一化 | 第106页 |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106-111页 |
·硼氢化钠生氢性能的预测 | 第111-116页 |
·硼氢化钠生氢性能的优化 | 第116-120页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116-118页 |
·人工神经网络与模拟退火算法的结合 | 第118页 |
·优化方法与程序框图 | 第118-120页 |
·优化结果 | 第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