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1-21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4页
     ·选题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9页
     ·农业旅游第14-15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5-17页
     ·关于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研究第17-19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 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第21-32页
   ·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第21-25页
     ·发展农业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第22-23页
     ·新农村建设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23-25页
   ·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内涵第25-27页
   ·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第27-32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7-28页
     ·产业融合理论第28-29页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第29-30页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第30-32页
3.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基础分析第32-45页
   ·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第32-33页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状况第33-42页
     ·农业旅游资源分类第38-41页
     ·农业旅游资源的特点第41-4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状况第42-45页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壮大第43页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第43页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第43-44页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第44-45页
4.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 SWOT 分析第45-53页
   ·竞争优势第45-47页
     ·区位条件优越第45-46页
     ·环境优势明显第46页
     ·资源基础丰厚第46页
     ·客源市场广大第46-47页
   ·存在劣势第47-49页
     ·农民开发管理能力较低第47页
     ·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第47-48页
     ·当地农民参与程度较低第48页
     ·旅游产品开发单一趋同第48-49页
   ·发展机遇第49-50页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第49页
     ·新农村百强典范村为农业旅游增色第49-50页
     ·休闲观念的转变和节假日的增加第50页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第50页
   ·面临挑战第50-53页
     ·农民急功近利,盲目开发第50-51页
     ·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第51页
     ·农村环境问题突出第51页
     ·农村地区各自为政,缺乏协作第51-53页
5.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的案例分析及启示第53-69页
   ·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主要模式案例分析第53-65页
     ·房干模式第53-55页
     ·长岛模式第55-58页
     ·寿光模式第58-61页
     ·南山模式第61-63页
     ·朱家峪模式第63-65页
   ·几点启示第65-69页
     ·模式多样化,实现因地制宜第65-66页
     ·制度创新,实现借旅拓农第66页
     ·积极参与,实现增收致富第66-67页
     ·农旅互动,实现农游合一第67页
     ·缩小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第67-69页
6. 推进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对策第69-73页
   ·坚持统筹规划,把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第69页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第69-70页
   ·增强农民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参与能力第70-71页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培育新型农民第71页
   ·树立新的资源观,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第71-72页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第72-73页
7. 结语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以杭州高新区软件产业发展为例
下一篇: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