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11-19页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方法介绍 | 第11-17页 |
(一) 区域贸易自由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11-13页 |
(二) 经济效应 | 第13-14页 |
(三) GTAP与CGE | 第14-17页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 第19-36页 |
一、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一) 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及经济福利分析 | 第19-22页 |
(二) 规模经济效应分析 | 第22-24页 |
(三) 竞争刺激效应分析 | 第24-25页 |
(四) 投资刺激效应 | 第25-26页 |
(五) 经济增长效应 | 第26页 |
(六) 小结 | 第26-2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27-36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7-34页 |
1、关于亚洲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研究综述 | 第27-29页 |
2、关于欧洲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研究综述 | 第29-30页 |
3、关于美洲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研究综述 | 第30页 |
4、关于非洲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研究综述 | 第30-32页 |
5、关于跨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研究综述 | 第32-34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4-35页 |
1、国内学者(不包括中国台湾学者)运用GTAP模型对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研究综述 | 第34-35页 |
2、中国台湾学者研究综述 | 第35页 |
(三)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部分 中国和SACU双边贸易关系 | 第36-45页 |
一、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衡量指标 | 第37-41页 |
(一) 贸易互补性衡量指标 | 第37-39页 |
1、贸易结合度(Degree of Integration,DI) | 第37-38页 |
2、贸易密集指数(Trade Intensity Index,TII) | 第38-39页 |
(二) 贸易竞争性指数 | 第39-41页 |
1、显示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 | 第39-40页 |
2、双边综合互补性指数(Overall Bilateral Complementarity,OBC) | 第40页 |
3、出口相似度指数(Export Similarity Index,ESI) | 第40-41页 |
二、中国与SACU双边贸易互补性及竞争性分析 | 第41-45页 |
第四部分 中国与SACU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45-59页 |
一、GTAP模型的理论结构 | 第45-46页 |
二、GTAP模型的构成 | 第46-48页 |
(一) 资料库 | 第47页 |
(二) GTAP模型的求解 | 第47-48页 |
三、运用GTAP模型模拟中国与SACU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 | 第48-59页 |
(一) 模拟情景一:制造业完全自由化 | 第50-53页 |
(二) 模拟情景二:制造业完全自由化和纺织服装部分自由化 | 第53-59页 |
第五部分 中国与SACU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建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