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罗马共和时期的民族精神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一、民族精神的表现 | 第10-22页 |
1、爱国精神 | 第10-12页 |
(1) 爱国理念 | 第10-11页 |
(2) 以道德为原则的爱国行为 | 第11-12页 |
2、务实精神 | 第12-17页 |
(1) "辛勤的农夫"和堪称完备的农学 | 第13-14页 |
(2) 功利性的思考 | 第14-15页 |
(3) 军制的务实变化 | 第15-16页 |
(4) 艺术、文学、城市建设的理性务实 | 第16-17页 |
3、法治精神 | 第17-20页 |
(1)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模范式的法律成品 | 第17-18页 |
(2) 法治化的政治体制 | 第18-19页 |
(3) 得力的执法官员 | 第19页 |
(4) 活跃的法学家 | 第19-20页 |
4、和谐精神 | 第20-22页 |
(1) 对内:以共和为核心的政治和谐 | 第20-21页 |
(2) 对外:文化和多民族的和合 | 第21-22页 |
二、民族精神的促成因素 | 第22-28页 |
1、地缘环境影响民族精神的最初形态 | 第22-23页 |
2、内强国力、外扩疆土的产物 | 第23-26页 |
(1) 内强国力 | 第23-25页 |
(2) 外扩疆土 | 第25-26页 |
3、统治阶级的政策 | 第26-28页 |
(1) 元老院的政策 | 第27页 |
(2) 凯撒的政策 | 第27-28页 |
4、宗教情感的维系 | 第28页 |
(1) 罗马建城初期宗教对民族精神的推动作用 | 第28页 |
(2) 共和时期宗教对民族精神的推动作用 | 第28页 |
三、古罗马民族精神的影响 | 第28-32页 |
1、对古罗马崛起的影响 | 第29页 |
2、对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 第29-30页 |
3、对当代中国弘扬民族精神大业的启示 | 第30-32页 |
(1) 加强民族精神培育 | 第30-31页 |
(2) 以和谐理念指导实践 | 第31-32页 |
(3) 重视精神的保存与创新 | 第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