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温和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与穴区局部氧分压关系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0-27页
 一.中医及西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第10-19页
  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第10-15页
   ·古代文献记载第10-11页
   ·病因第11-12页
     ·饮食失宜第11页
     ·劳逸失度第11页
     ·先天禀赋体质第11页
     ·七情内伤第11-12页
     ·年老体衰第12页
     ·痰浊瘀血第12页
     ·其他第12页
   ·病机第12-14页
     ·脾失健运第12-13页
     ·肝失疏泄第13页
     ·肾气亏虚第13-14页
   ·证型分类第14-15页
  2. 西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第15-19页
   ·高脂血症的相关概念第15页
   ·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5-17页
     ·从血脂的来源与代谢途径分析血脂异常的因素第15-16页
     ·高脂血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第16-17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17-18页
   ·分型第18-19页
     ·WHO分型第18页
     ·病因分型第18-19页
     ·简易分型第19页
 二.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第19-24页
  1. 针灸对高脂血症的治疗第19-22页
   ·机理研究第19页
   ·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第19-21页
   ·疗效影响因素第21-22页
     ·灸量第21页
     ·间隔时间第21页
     ·灸治时间第21-22页
     ·疗程第22页
     ·灸感第22页
  2. 穴位选取第22-24页
   ·古代文献研究第23页
   ·现代文献研究第23-24页
     ·临床研究足三里、神阙与降血脂第23-24页
     ·实验研究足三里、神阙与降血脂第24页
 三.针灸与氧分压第24-27页
  1. 针灸改变氧分压的理论研究第24-25页
  2. 针灸改变氧分压的临床研究第25-27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7-32页
 一.临床资料第27-28页
  1. 病例选择第27-28页
   ·病例来源第27页
   ·诊断标准第27页
   ·纳入标准第27页
   ·排除标准第27-28页
   ·剔除、脱落标准第28页
 二.研究方法第28-29页
  1. 治疗方法第28页
  2. 实验仪器第28页
  3. 观察指标第28-29页
   ·主要指标第28-29页
   ·次要指标第29页
  4. 统计学处理第29页
 三.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1. 治疗一个半月及三个月血脂变化第29-30页
  2. 治疗一个半月及三个月穴区局部氧分压基础值、灸时值、灸后值变化第30页
  3. 血脂与穴区局部氧分压基础值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第30页
  4. 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比较第30-31页
  5. 临床症状积分变化量与穴区局部氧分压基础值变化量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第31-32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2-35页
 1. 温和灸可以降低血脂,且三个月较一个半月疗效更优第32页
 2. 温和灸治疗后可以升高氧分压第32-33页
 3 温和灸即时的灸前、灸时、灸后穴区局部氧分压大致呈下降的趋势第33页
 4. 温和灸对疾病的治疗存在累加效应第33-34页
 5. 血脂与氧分压之间有相关性第34页
 6. 温和灸对中医症状的改善第34页
 7. 肢麻沉重积分变化量与穴区局部氧分压基础值变化量之间有相关性第34-35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气活血清化利水法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生肌玉红膏促进慢性下肢溃疡创面肉芽生长临床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