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融合蛋白hPTH(1-34)ab-HSA的真核表达及活性初步评价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人甲状旁腺激素第8-10页
     ·概述第8页
     ·构效关系第8-9页
     ·生理作用第9-10页
   ·骨质疏松症第10-11页
     ·病理特征及危害第10-11页
     ·治疗药物第11页
   ·hPTH 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第11-13页
     ·hPTH 重组体第11-12页
     ·hPTH 融合蛋白第12-13页
     ·hPTH 突变体第13页
   ·立题背景及课题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二联体融合蛋白基因的合成及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4-28页
   ·材料第14-16页
     ·菌株与质粒第14-15页
     ·工具酶和试剂第15页
     ·培养基第15页
     ·溶液配制第15-16页
     ·主要仪器第16页
   ·方法第16-21页
     ·hPTH(1-34)_(ab) 基因的合成第16-18页
     ·重组质粒pTG19-T-hPTH(1-34)_(ab) 的构建第18页
     ·JM10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18-19页
     ·重组子的筛选及鉴定第19页
     ·二联体融合蛋白hPTH(1-34)_(ab)-HSA 基因的合成第19-20页
     ·重组质粒pPIC9K-hPTH(1-34)_(ab)-HSA 的构建第20-21页
     ·重组质粒pPIC9K-hPTH(1-34)_(ab)-HSA 的鉴定第21页
   ·结果第21-26页
     ·质粒pPIC9K-PTH(1-84)-HSA 的提取及序列测定第21页
     ·hPTH(1-34)基因片段的PCR 扩增第21-22页
     ·二联体基因的体外拼接第22页
     ·重组质粒pTG19-T-hPTH(1-34)_(ab) 的PCR 鉴定第22-23页
     ·重组质粒pTG19-T-hPTH(1-34)_(ab) 的序列测定第23页
     ·二联体融合蛋白hPTH(1-34)_(ab)-HSA 基因的合成第23-24页
     ·重组质粒pPIC9K-hPTH(1-34)_(ab)-HSA 的构建第24-25页
     ·重组子的双酶切鉴定第25-26页
     ·重组质粒pPIC9K-hPTH(1-34)_(ab)-HSA 的序列测定第26页
   ·讨论第26-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毕赤酵母工程菌的构建及表达条件初步优化第28-42页
   ·材料第28-30页
     ·菌株与质粒第28页
     ·工具酶和试剂第28页
     ·培养基第28-29页
     ·溶液配制第29页
     ·主要仪器第29-30页
   ·方法第30-34页
     ·重组质粒pPIC9K-hPTH(1-34)_(ab)-HSA 的线性化第30页
     ·毕赤酵母G5115 感受态的制备及电击转化第30-31页
     ·高拷贝重组子的筛选及鉴定第31页
     ·高表达毕赤酵母重组子的筛选第31-32页
     ·发酵液中二联体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 鉴定第32页
     ·表达条件的初步优化第32-34页
   ·结果第34-41页
     ·重组毕赤酵母的构建及高拷贝重组子的筛选第34页
     ·重组子的PCR 鉴定第34-35页
     ·高表达重组子的筛选第35页
     ·二联体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 鉴定第35-36页
     ·表达条件初步优化第36-41页
   ·讨论第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融合蛋白纯品制备及活性初步评价第42-49页
   ·材料第42-43页
     ·材料与试剂第42-43页
     ·溶液的配制第43页
     ·主要仪器第43页
   ·方法第43-44页
     ·目的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第43-44页
     ·目的融合蛋白的活性评价第44页
   ·结果第44-47页
     ·超滤浓缩发酵上清液第44页
     ·浓缩液的亲和层析分离第44-45页
     ·洗脱液的透析第45页
     ·对RANKL 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5-46页
     ·对OPG 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6页
     ·对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6-47页
   ·讨论第47页
   ·小结第47-49页
结论与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检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下一篇:酵母不对称还原4-羟基-2-丁酮为(R)-1,3-丁二醇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