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
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导论 | 第8-13页 |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创新 | 第12-13页 |
2. 出版业赊销现状 | 第13-17页 |
·出版业现状 | 第13-14页 |
·出版业赊销现状 | 第14-17页 |
3. 出版业赊销的风险分析 | 第17-27页 |
·出版业赊销原因 | 第17-21页 |
·行业历史原因 | 第17-18页 |
·出版业赊销的可能性—赊销对双方的吸引 | 第18-19页 |
·出版业赊销的必然性—现阶段供求关系 | 第19-21页 |
·出版业赊销引发的风险 | 第21-24页 |
·信用风险的简单度量 | 第21-22页 |
·出版业赊销的具体风险 | 第22-24页 |
·出版业信用管理的问题 | 第24-27页 |
·出版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出版企业信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4. 出版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方法 | 第27-36页 |
·信用管理的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及博弈选择 | 第28-29页 |
·信用管理的指导方法—系统论 | 第29-36页 |
·系统论简介 | 第29页 |
·出版企业信用管理系统 | 第29-36页 |
5. 出版企业信用管理技术及手段 | 第36-49页 |
·客户信息的管理 | 第36-37页 |
·信息管理的对象 | 第36页 |
·信息管理的模式 | 第36-37页 |
·信息管理的原则 | 第37页 |
·客户信用评级 | 第37-41页 |
·信用评级的理论基础 | 第38-40页 |
·评级流程 | 第40页 |
·评级标准 | 第40-41页 |
·制定信用政策 | 第41-42页 |
·信用额度的定义 | 第41页 |
·信用额度的制定 | 第41-42页 |
·建立债权担保制度 | 第42-44页 |
·赊销合同的管理 | 第44-45页 |
·应收账款管理及逾期账款催收 | 第45-46页 |
·应收账款的相关理论 | 第45-46页 |
·出版企业应收账款及逾期账款的管理 | 第46页 |
·我国部分出版社实施信用管理的案例 | 第46-49页 |
6. 相关组织机构的信用管理责任 | 第49-55页 |
·发达国家出版业宏观管理状况 | 第49-51页 |
·美国出版业及其管理现状 | 第49-50页 |
·英国出版业概况及管理现状 | 第50页 |
·日本出版业概况及管理现状 | 第50-51页 |
·我国与出版业相关的组织应发挥的作用 | 第51-55页 |
·出版业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 第51-52页 |
·行政主管部门职能转变 | 第52-53页 |
·行业协会应发挥积极作用 | 第53-54页 |
·社会其他组织机构的责任 | 第54-55页 |
附录一: 关于出版社信息管理的案例 | 第55-56页 |
附录二: 关于信用评级的案例 | 第56-58页 |
附录三: 关于债权担保的案例 | 第58-59页 |
附录四: 关于应收账款回收管理的案例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