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1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9页 |
1.2.1 开垦种稻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2 开垦种稻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3 开垦种稻年限对土壤大、微团聚体内各组分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 第15-17页 |
1.2.4 开垦种稻年限对土壤及各粒级团聚体中δ~(13)C值变化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5 开垦种稻后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 | 第18-19页 |
1.2.6 本研究的切入点 | 第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2.1 研究区概况及供试土壤 | 第21-22页 |
2.1.1 研究区概况 | 第21页 |
2.1.2 供试土壤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2.2.1 土壤团聚体及其各组分的分离提取 | 第22-24页 |
2.2.2 有机碳含量及其δ~(13)C值的测定 | 第24-25页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5-27页 |
2.3.1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2.3.2 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7-51页 |
3.1 开垦种稻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 第27-33页 |
3.1.1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 第27-29页 |
3.1.2 土壤~(13)C储量的变化 | 第29-31页 |
3.1.3 讨论 | 第31-33页 |
3.1.4 小结 | 第33页 |
3.2 开垦种稻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变化特征 | 第33-37页 |
3.2.1 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变化 | 第33-35页 |
3.2.2 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变化 | 第35-36页 |
3.2.3 讨论 | 第36-37页 |
3.2.4 小结 | 第37页 |
3.3 开垦种稻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及其δ~(13)C值的变化特征 | 第37-43页 |
3.3.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3.3.2 土壤团聚体~(13)C储量的变化 | 第38-40页 |
3.3.3 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 | 第40-41页 |
3.3.4 讨论 | 第41-42页 |
3.3.5 小结 | 第42-43页 |
3.4 开垦种稻土壤团聚体各组分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 第43-51页 |
3.4.1 大团聚体、微团聚体内各组分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 第43-45页 |
3.4.2 土壤团聚体内各组分有机碳分配比例的变化 | 第45-46页 |
3.4.3 团聚体内各组分有机碳储量与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储量的关系 | 第46-48页 |
3.4.4 讨论 | 第48-50页 |
3.4.5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