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信息、生物控制论文

基于静动态收缩条件的前臂肌电信号疲劳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肌肉与肌电检测第8-10页
   ·疲劳肌电研究的意义及进展第10-15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疲劳肌电研究的进展第11-15页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和测量系统第17-27页
   ·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和特点第17-21页
     ·骨骼肌和运动单位第17-19页
     ·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第19-20页
     ·特点与干扰第20-21页
   ·肌电信号的测量和记录第21-24页
     ·电极第21-23页
     ·放大器第23-24页
   ·实验系统的设计第24-27页
     ·硬件系统第24-25页
     ·软件设计第25-27页
第三章 前臂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实验第27-37页
   ·肌肉疲劳第27-29页
   ·疲劳肌电信号的检测第29-32页
     ·实验对象和仪器第29-30页
     ·测定最大自主收缩肌电第30页
     ·表面电极的位置及粘贴第30-31页
     ·实验步骤第31-32页
   ·肌电信号的预处理第32-37页
     ·肌电信号的特征及其噪声干扰第33-34页
     ·具体消噪方法第34-37页
第四章 静态收缩条件下疲劳肌电的频谱特征第37-45页
   ·基于中值频率和平均频率的肌疲劳监测第37-38页
   ·疲劳肌电的传统频谱分析实验第38-40页
   ·结果和讨论第40-45页
     ·结果第40-43页
     ·讨论第43-45页
第五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静动态收缩条件下疲劳肌电分析第45-54页
   ·肌电信号的小波分析第45-48页
     ·连续小波变换第45-46页
     ·小波变换在sEMG研究中的应用第46-48页
   ·静态和动态收缩条件下疲劳肌电的小波分析实验第48-54页
     ·疲劳肌电的小波分析特征提取方法第48-49页
     ·疲劳肌电的小波分析结果第49-51页
     ·CWT低频带RMS与中频、均频的相关性分析第51-52页
     ·讨论第52-5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课题总结第54页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年人活动监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光程长的高散射体物质光学参数的测量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