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流程与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流程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7-25页 |
·地震保险的内涵 | 第17-19页 |
·地震保险的含义 | 第17页 |
·地震保险的形式 | 第17-19页 |
·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 第19-20页 |
·我国地震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19页 |
·我国地震保险的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5页 |
·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宏观层面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微观层面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第3章 国外地震保险制度的实践 | 第25-31页 |
·部分国家地震保险制度的运行 | 第25-30页 |
·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 | 第25-26页 |
·美国的地震保险制度 | 第26-27页 |
·新西兰的地震保险制度 | 第27-28页 |
·墨西哥地震保险制度 | 第28页 |
·瑞士的地震保险制度 | 第28-30页 |
·部分国家地震保险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30-31页 |
第4章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1-40页 |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抗震防灾能力 | 第31-32页 |
·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 第32页 |
·有利于提高中国保险业的经济保障能力 | 第32页 |
·有利于运用再保险机制分散地震风险 | 第32页 |
·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救灾支出的压力 | 第32-33页 |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 第33-40页 |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经济基础 | 第33-37页 |
·资本市场为建立地震保险制度提供了融资渠道 | 第37页 |
·我国保险业有能力应对巨灾风险 | 第37-39页 |
·社会的地震风险意识明显增强 | 第39-40页 |
第5章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40-54页 |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设计思路 | 第40-43页 |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原则 | 第40-41页 |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模式基本框架 | 第41-43页 |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43-45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第43页 |
·增强公众的地震保险意识 | 第43-44页 |
·设立专项地震保险基金 | 第44页 |
·建立科学的地震风险评估体系与风险分散体系 | 第44页 |
·对投保人分类,避免逆向选择 | 第44-45页 |
·我国地震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地震保险证券化 | 第45-54页 |
·经验分布函数的建立 | 第45-49页 |
·损失分部拟合 | 第49-51页 |
·利率假设 | 第51页 |
·我国地震巨灾债券的价格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