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以成都空港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13-14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2. 国内外空港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国外空港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专业研究人员从经济理论视角的研究 | 第16-17页 |
·机场的研究咨询报告 | 第17-18页 |
·国内空港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依托于“港区互动”的研究 | 第18-19页 |
·依托于临空经济区的研究 | 第19-21页 |
·依托于航空城的研究 | 第21-22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22-24页 |
3. 空港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一般研究 | 第24-38页 |
·空港建设的内涵 | 第24-26页 |
·空港建设的概念及范畴界定 | 第24-26页 |
·空港的经济特性 | 第26页 |
·基本理论分析 | 第26-29页 |
·点轴开发理论 | 第26-27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7-28页 |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第28-29页 |
·空港与地区经济互动影响的作用机理 | 第29-32页 |
·微观机理 | 第29-30页 |
·宏观机理——双向互动的自组织机制 | 第30-32页 |
·空港影响的地域层次性 | 第32-34页 |
·空港周边地区 | 第33-34页 |
·空港依托的中心城市 | 第34页 |
·航线延伸的二级城市 | 第34页 |
·产业选择原则 | 第34-38页 |
·外向性原则 | 第35页 |
·服务性原则 | 第35页 |
·适应性原则 | 第35-36页 |
·高级化原则 | 第36-38页 |
4. 空港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实践与启示 | 第38-53页 |
·国外依托空港发展地区经济的实践 | 第38-44页 |
·园区层面实践 | 第38-42页 |
·产业层面实践 | 第42-44页 |
·依托空港发展地区经济的国际经验 | 第44-46页 |
·加强空港的中心地位 | 第44页 |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4页 |
·重视都市与空港地区规划的一致性 | 第44页 |
·充分考虑空港地区与都市区的产业联系 | 第44-45页 |
·出台优惠政策 | 第45-46页 |
·我国依托空港发展地区经济的实践与经验 | 第46-49页 |
·我国依托空港发展地区经济的实践 | 第46-49页 |
·我国依托空港发展地区经济的基本经验 | 第49页 |
·我国空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9-53页 |
·体制障碍制约了空港经济的发展 | 第49-50页 |
·高水平重复建设,功能定位雷同 | 第50-51页 |
·背离空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第51页 |
·空港建设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51-52页 |
·忽视临空经济区与中心城市的互动 | 第52-53页 |
5. 成都空港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 第53-75页 |
·成都依托空港发展地区经济的条件分析 | 第53-56页 |
·成都空港基本概况 | 第53-54页 |
·成都依托空港发展地区经济的条件 | 第54-56页 |
·空港建设对成都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56-62页 |
·因果检验 | 第56-59页 |
·具体影响 | 第59-62页 |
·成都经济发展对空港建设的影响 | 第62-67页 |
·综合影响 | 第62-65页 |
·影响程度的量化 | 第65-67页 |
·空港经济区域布局与产业发展重点 | 第67-75页 |
·区域布局 | 第68-72页 |
·产业发展重点 | 第72-75页 |
6. 成都空港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 第75-83页 |
·积极完善“三个统筹” | 第75-76页 |
·统筹空港建设与周边地区的发展 | 第75页 |
·统筹空港周边地区与城市的发展 | 第75-76页 |
·统筹枢纽机场与支线机场的发展 | 第76页 |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76-78页 |
·强化规划调控 | 第76-77页 |
·坚持政策激励 | 第77页 |
·注重环境营造 | 第77-78页 |
·加强对空港的服务与合作 | 第78-80页 |
·全力支持空港发展 | 第78-79页 |
·综合整治空港周边环境 | 第79页 |
·扩大交流合作领域 | 第79-80页 |
·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空港服务效率和水平 | 第80页 |
·运用空港品牌推进开放开发 | 第80-81页 |
·坚持园区开发战略 | 第80页 |
·利用空港品牌大力招商引资 | 第80-81页 |
·实行宽松的对外开放政策 | 第81页 |
·建立促进空港建设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机构和机制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后记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