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四川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丘组)试点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3页
 1 品种区域试验概述第11-13页
   ·品种区域试验的重要性第11-12页
   ·品种区域试验的主要任务第12页
   ·四川省区域试验的现状第12-13页
 2 品种区域试验试点的评价研究进展第13-23页
   ·试点评价的意义第14-15页
   ·试点的判别能力评价第15-20页
     ·遗传变异系数第15页
     ·回归系数第15-16页
     ·环境区分指数第16-17页
     ·AMMI模型第17-18页
     ·SREG模型第18-19页
     ·其他方法第19-20页
   ·试点的代表性评价第20页
   ·试点的精确度评价第20-21页
   ·试点的生产水平评价第21页
   ·试点的稳定性评价第21页
   ·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第二部分 试点的评价研究第23-4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3-27页
   ·材料第23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23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23-27页
     ·联合方差分析第23-24页
     ·试点的精确度第24页
       ·变异系数(CV)第24页
       ·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_a)第24页
     ·试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第24-26页
       ·遗传变异系数(GCV)第24页
       ·回归系数(b)第24-25页
       ·环境区分指数(Y_M)第25页
       ·基于AMMI、SREG模型的D值第25-26页
     ·试点的代表性第26页
       ·相关系数(R)第26页
       ·基于SREG模型下试点向量与试点平均轴的夹角第26页
     ·秩次相关分析第26页
     ·试点综合评价第26-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7-35页
   ·联合方差分析第27-28页
   ·基于AMMI模型和SREG模型的奇异值分解第28-29页
   ·试点的判别能力评价第29-33页
     ·不同统计数对试点判别能力的评价第29-31页
     ·评价试点判别能力统计数间的秩次相关分析第31-33页
   ·试点的精确度分析第33页
   ·试点的代表性分析第33-34页
   ·试点的综合评价第34-3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5-42页
   ·试点判别能力统计数间的比较第35-40页
   ·试点代表性的统计数间的比较第40页
   ·试点精确度的统计数间的比较第40页
   ·试点综合评价是科学的第40-42页
     ·试点综合评价结果与应用第41页
     ·存在的问题与思路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1 SREG模型的SAS程序第49-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粒系小麦β-purothionin基因序列分析及SNP标记开发
下一篇:玉米×大刍草选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