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专利权的权源性质与专利权期限的规制 | 第11-18页 |
第一节 三种理论对专利权期限影响的反思 | 第12-16页 |
一、工具论对专利权期限影响的反思 | 第12-14页 |
二、劳动论对专利权期限影响的反思 | 第14-15页 |
三、平衡论对专利权期限影响的反思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从市场体系看专利权期限的规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专利权期限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各国专利权期限制度规定 | 第18-21页 |
一、美国的期限制度 | 第18-19页 |
二、欧盟的期限制度 | 第19-20页 |
三、日本的期限制度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各国专利权期限制度规定比较的科学性分析 | 第21-25页 |
一、专利权期限规定的多样性思考 | 第21-23页 |
二、专利权期限规定的博弈性思考 | 第23-24页 |
三、专利权期限规定的效率性思考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专利权期限制度的科学观 | 第25-33页 |
第一节 专利权本身并不存在垄断 | 第26-29页 |
一、社会知识存量的思考 | 第27-28页 |
二、专利权本身的“垄断性”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专利权期限制度存在是市场交易成本的合意反映 | 第29-31页 |
第三节 专利权期限制度应该更多体现专利权人的合理预期 | 第31-33页 |
一、单一的专利权期限规定不能满足专利权客体的扩展 | 第31-32页 |
二、体现专利权人意志的专利权期限制度会更加促进科技的进步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科学完善我国专利权期限制度 | 第33-39页 |
第一节 专利权期限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4-36页 |
一、建立专利权期限合意原则 | 第34-35页 |
二、建立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我国专利权期限行政管理模式的构想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在专利权期限制度中引入司法裁判制度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