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植物耐热性研究 | 第10-14页 |
·植物耐热机理研究 | 第10-14页 |
·植物外部形态与植物耐热性关系 | 第10-11页 |
·相关生理指标与植物耐热性关系 | 第11-12页 |
·Ca~(2+)调控植物耐高温胁迫的作用机理 | 第12-14页 |
·植物耐热鉴定与评价 | 第14页 |
·田间自然鉴定法 | 第14页 |
·逆境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法 | 第14页 |
·耐热性指标及耐热性综合评价 | 第14页 |
·植物温室越夏栽培和报春花属植物温室栽培研究 | 第14-16页 |
·植物温室越夏栽培研究 | 第14-15页 |
·报春花属植物温室栽培研究 | 第15-16页 |
·本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6-19页 |
·立题依据 | 第16页 |
·研究材料及内容 | 第16-19页 |
·研究材料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7种报春花属植物温室盆栽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 第19-2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9-20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6页 |
·温室盆栽物候期 | 第20-21页 |
·温室栽培植株生长量的研究 | 第21-22页 |
·温室盆栽花期观察 | 第22-26页 |
·讨论 | 第26-28页 |
3 7种报春花属植物温室越夏栽培研究 | 第28-4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8-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处理和取样方法 | 第28页 |
·待测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 第28页 |
·待测植株生理指标测定 | 第28-29页 |
·分析方法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8页 |
·温室温度和湿度变化 | 第29-30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温室越夏栽培形态指标变化 | 第30-35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叶片长度变化 | 第30-31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叶片宽度变化 | 第31-32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植株高度变化 | 第32-33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植株冠幅变化 | 第33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热害指数变化 | 第33-34页 |
·6种报春花属植物形态指标变化差异性分析 | 第34-35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温室越夏栽培生理指标变化 | 第35-38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叶片电导率变化 | 第35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叶片丙二醛含量变化 | 第35-36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 | 第36-37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37页 |
·6种报春花属植物生理指标差异性分析 | 第37-38页 |
·7种报春花属植物温室栽培越夏能力评价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4 遮阳网中栽培7种报春花属植物温室越夏研究 | 第42-6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处理和取样方法 | 第42页 |
·待测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 第42页 |
·单位面积气孔数量观察 | 第42页 |
·花期观察 | 第42-43页 |
·分析方法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9页 |
·遮阳网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变化 | 第43-44页 |
·7报春花属植物温室遮阳网越夏栽培形态指标观察 | 第44-56页 |
·7报春花属植物温室遮阳网越夏栽培后单位面积气孔数量观察 | 第56页 |
·温室遮阳网栽培对7种报春花属植物越夏的影响 | 第56-59页 |
·温室遮阳网栽培对7种报春花属植物越夏形态变化差异性分析 | 第56-57页 |
·温室遮阳网栽培对7种报春花属植物开花影响 | 第57-58页 |
·温室遮阳网栽培对7种报春花属植物越夏影响评价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5 Ca~(2+)处理对岩报春和报春花在温室越夏栽培的影响 | 第61-7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1-62页 |
·试验材料 | 第61页 |
·试验方法 | 第61-62页 |
·处理和取样方法 | 第61页 |
·待测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 第61页 |
·待测植株生理指标测定 | 第61页 |
·分析方法 | 第61-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76页 |
·Ca~(2+)处理下岩报春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变化 | 第62-67页 |
·Ca~(2+)处理下岩报春叶片长度变化 | 第62页 |
·Ca~(2+)处理下岩报春叶片宽度变化 | 第62-63页 |
·Ca~(2+)处理下岩报春植株高度变化 | 第63页 |
·Ca~(2+)处理下岩报春植株冠幅变化 | 第63-64页 |
·Ca~(2+)处理下岩报春热害指数变化 | 第64-65页 |
·Ca~(2+)处理下岩报春叶片电导率变化 | 第65页 |
·Ca~(2+)处理下岩报春叶片丙二醛含量变化 | 第65-66页 |
·Ca~(2+)处理下岩报春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 | 第66页 |
·Ca~(2+)处理下岩报春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66-67页 |
·不同浓度Ca~(2+)处理下岩报春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性分析 | 第67-69页 |
·Ca~(2+)处理下报春花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变化 | 第69-74页 |
·Ca~(2+)处理下报春花叶片长度变化 | 第69页 |
·Ca~(2+)处理下报春花叶片宽度变化 | 第69-70页 |
·Ca~(2+)处理下报春花植株高度变化 | 第70-71页 |
·Ca~(2+)处理下报春花植株冠幅变化 | 第71页 |
·Ca~(2+)处理下报春花热害指数变化 | 第71-72页 |
·Ca~(2+)处理下报春花叶片电导率变化 | 第72页 |
·Ca~(2+)处理下报春花叶片丙二醛含量变化 | 第72-73页 |
·Ca~(2+)处理下报春花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 | 第73页 |
·Ca~(2+)处理下报春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73-74页 |
·不同浓度Ca~(2+)处理下报春花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性分析 | 第74-76页 |
·讨论 | 第76-78页 |
6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个人简介 | 第84-85页 |
导师简介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