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综述 | 第20-27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轨道交通对土地增值影响方面的研究 | 第20-21页 |
·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模式的影响研究 | 第21页 |
·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 第21-22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 | 第22-23页 |
·轨道交通对土地的综合开发与规划方面的影响研究 | 第23-24页 |
·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方面研究 | 第24页 |
·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 第24-25页 |
·相关研究述评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分析 | 第27-41页 |
·相关理论 | 第27-30页 |
·廊道效应理论 | 第27页 |
·“TOD”模式 | 第27-30页 |
·相关实践 | 第30-38页 |
·国外相关实践经验 | 第30-32页 |
·国内相关实践经验 | 第32-38页 |
·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启示 | 第38-41页 |
·廊道效应理论和 TOD 模式对轨道沿线土地利用优化的指导作用 | 第38页 |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 第38-40页 |
·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合肥城轨1 号线沿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41-58页 |
·城轨1 号线的背景概述 | 第41-42页 |
·轨道交通建设的背景 | 第41页 |
·城轨1 号线线路基本概况 | 第41-42页 |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42-43页 |
·城轨沿线土地利用现状 | 第43-53页 |
·沿线土地利用概况 | 第43-45页 |
·老城区沿线土地利用现状 | 第45-50页 |
·城市新区沿线土地利用现状 | 第50-51页 |
·沿线土地开发潜力分析 | 第51-53页 |
·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53-56页 |
·站点地区类型的确定 | 第53-54页 |
·城市中心型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 第54页 |
·交通枢纽型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 第54-55页 |
·一般居住型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 第55-56页 |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合肥城轨1 号线沿线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 第58-72页 |
·合肥市总体规划解读 | 第58页 |
·沿线土地利用优化原则 | 第58-60页 |
·遵循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理论和TOD 模式的指导 | 第58-59页 |
·促进老区提升,新区发展 | 第59页 |
·整合用地功能、加速用地结构调整 | 第59页 |
·高密度集约化土地利用 | 第59-60页 |
·沿线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 第60-63页 |
·沿线整体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 第60页 |
·老城区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 第60-62页 |
·城市新区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 第62-63页 |
·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 第63-69页 |
·城市中心型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优化 | 第63-65页 |
·交通枢纽型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优化 | 第65-67页 |
·一般居住型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优化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2页 |
·沿线土地利用优化策略小结 | 第69-70页 |
·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优化策略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