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对"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概念的界定 | 第12-21页 |
(一) "巴布森突变"与股灾"序幕"的拉启 | 第14-16页 |
(二) "黑色星期四"与持续性的恐慌性抛售 | 第16-18页 |
(三) 1930年的股市反弹与1932年股市的最终见底 | 第18-21页 |
二、三十年代美国股灾爆发的原因 | 第21-37页 |
(一) 股灾前脆弱的经济基本面 | 第21-26页 |
1、国内工商业生产的过度扩张 | 第21-24页 |
2、国内农业的慢性危机 | 第24-25页 |
3、国际收支的不均衡 | 第25-26页 |
(二) 股灾前美国股市存在的问题 | 第26-33页 |
1、过度投机与"投机泡沫"的膨胀 | 第26-31页 |
2、缺乏必要的监管和调控 | 第31-33页 |
(三) 美联储错误的货币调控政策 | 第33-37页 |
三、三十年代美国股灾的深远影响 | 第37-50页 |
(一) 股灾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37-44页 |
1、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 第39-43页 |
2、引发国际贸易战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 第43-44页 |
(二) 股灾与美国证券市场制度的变革 | 第44-50页 |
1、华尔街金融丑闻的连续曝光 | 第44-46页 |
2、美国政府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