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铣削加工及铣床论文

小型五轴联动机床介观尺寸铣削加工及其相关模型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7页
   ·小型机床及桌面工厂的发展概述第17-20页
   ·间断性切屑形成和最小切削厚度的研究第20-22页
   ·铣削力预测模型的研究第22-24页
   ·铣削表面形貌模型的研究第24-25页
   ·刀具磨损监测的研究第25-28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小型五轴联动机床的研制第30-46页
   ·引言第30页
   ·小型机床概述第30-31页
   ·机床的结构第31-42页
     ·机床硬件结构第31-35页
     ·机床数控系统第35-42页
     ·加工仿真系统第42页
   ·小型机床加工实例第42-45页
     ·介观尺寸铣削加工策略第43页
     ·直薄壁结构加工第43页
     ·曲面微结构加工第43-44页
     ·小叶轮加工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介观尺寸铣削力模型的建立第46-81页
   ·引言第46页
   ·铣削力模型第46-48页
     ·铣削力模型的建模方法第46-47页
     ·介观尺寸铣削力特征第47-48页
   ·单齿切削现象第48-58页
     ·微径球头铣刀切削刃几何模型第48-49页
     ·刀具偏心模型第49-50页
     ·切削刃轨迹模型第50-53页
     ·单齿切削现象判断第53-55页
     ·单齿切削现象的影响因素第55-58页
   ·瞬时切削厚度模型第58-63页
     ·名义瞬时切削厚度第59-62页
     ·实际累积瞬时切削厚度第62-63页
   ·介观尺寸铣削力模型第63-68页
     ·铣削力建模第63-65页
     ·参与切削微元的提取第65-68页
   ·模型参数的识别算法第68-75页
     ·单刃切削条件第68-69页
     ·离散层切削力的提取第69-70页
     ·犁切域切削力系数识别第70-71页
     ·剪切域切削力系数识别第71-72页
     ·刀具偏心参数求解第72-75页
   ·切削力模型验证实验及频谱分析第75-79页
     ·模型验证实验第75-77页
     ·介观尺寸铣削力特征分析第77-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4章 介观尺寸周铣表面形貌模型的建立第81-102页
   ·引言第81页
   ·机床-刀具系统动力学特性参数第81-90页
     ·位移频响耦合方法原理第82-84页
     ·耦合频响函数第84-86页
     ·子结构A 响应函数第86-87页
     ·锤击实验第87-88页
     ·位移频响耦合结果第88-90页
   ·加工表面创成模型第90-91页
   ·表面模型仿真算法第91-92页
   ·周铣表面形貌模型及验证实验第92-96页
   ·介观尺寸周铣表面形貌影响因素分析第96-100页
     ·表面误差分析第96-99页
     ·表面粗糙度分析第99-100页
   ·介观尺寸周铣表面形貌特征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5章 微径铣刀磨损状态监测模型的建立第102-117页
   ·引言第102页
   ·隐马尔科夫模型第102-105页
     ·隐马尔科夫模型定义及基本概念第102-103页
     ·隐马尔科夫模型三个基本问题第103-105页
   ·微径铣刀磨损描述第105-108页
     ·刀具的磨损过程第105-106页
     ·磨损过程的马尔科夫性第106-107页
     ·微径铣刀磨损阶段的定义第107-108页
   ·切削力预处理与特征提取第108-110页
     ·切削力预处理第108页
     ·切削力特征提取第108-110页
   ·模型训练第110-112页
   ·微径铣刀磨损监测的实现第112-114页
   ·刀具监测实验验证第114-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结论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个人简历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振动辅助微细铣削机理及其实验研究
下一篇:热挤压及ECAP变形Mg-Zn-Ca合金的组织演化机制及变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