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我国暴雨的研究与进展 | 第11-13页 |
·山东地理概况及气候背景 | 第13页 |
·造成山东暴雨的天气尺度系统 | 第13-15页 |
·气旋暴雨 | 第14页 |
·台风暴雨 | 第14页 |
·低槽冷锋暴雨 | 第14-15页 |
·切变线暴雨 | 第15页 |
·山东省暴雨的中尺度研究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山东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 第19-23页 |
·资料选取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0页 |
·山东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 第19-20页 |
·趋势分析及其显著性检验 | 第19-20页 |
·Hurst指数 | 第20页 |
·气候特征分析 | 第20-22页 |
·年际气候特征 | 第20-21页 |
·春季气候特征 | 第21-22页 |
·空间分布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3页 |
第三章 "09.05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 第23-41页 |
·天气概况 | 第23-24页 |
·降水实况 | 第23-24页 |
·降水特点 | 第24页 |
·灾情概况 | 第24页 |
·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 | 第24-28页 |
·高空形势 | 第24-26页 |
·地面形势 | 第26-28页 |
·高低空急流配置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页 |
·诊断分析 | 第28-39页 |
·水汽条件 | 第29-31页 |
·大气层结稳定度分析 | 第31-33页 |
·垂直运动 | 第33-34页 |
·垂直螺旋度分析 | 第34-36页 |
·低空急流 | 第36-37页 |
·动力条件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四章 "09.05"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及其成因探讨 | 第41-60页 |
·中-β尺度对流系统M_βCS的发生、发展分析 | 第41-45页 |
·初生阶段 | 第42页 |
·发展阶段 | 第42-43页 |
·成熟阶段 | 第43页 |
·"消亡"阶段 | 第43-45页 |
·地面中尺度分析 | 第45-52页 |
·流场与温度场分析 | 第46-51页 |
·散度场分析 | 第51-52页 |
·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 第52-57页 |
·多普勒雷达速度图中逆风区分析 | 第52-54页 |
·垂直风廓线的结构分析和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 第54-55页 |
·超低空急流演变与降水强度的关系 | 第55-56页 |
·低空急流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0-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