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重要概念解释 | 第11-13页 |
·养老保险体系 | 第11页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 第11-12页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 | 第12-13页 |
·文献述评 | 第13-16页 |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研究 | 第13页 |
·国内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研究述评 | 第13-16页 |
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公共利益理论 | 第16页 |
·利益集团理论 | 第16-17页 |
·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金融不稳定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 第18-20页 |
3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经验 | 第20-26页 |
·世界主要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概况 | 第20-21页 |
·美国模式 | 第20页 |
·澳大利亚模式 | 第20-21页 |
·智利模式 | 第21页 |
·新加坡模式 | 第21页 |
·世界各国主要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方式 | 第21-22页 |
·政府监管-集中监管 | 第21-22页 |
·民间监管-分散监管 | 第22页 |
·混合监管-相对集中监管 | 第22页 |
·世界各国通用的监管模式和方法 | 第22-24页 |
·监管模式 | 第22-24页 |
·监管方法 | 第24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6页 |
4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状况考察 | 第26-41页 |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来及基金监管历程 | 第26-28页 |
·上世纪80 年代以前计划经济时期 | 第26页 |
·上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改革探索时期 | 第26-27页 |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形成时期 | 第27-28页 |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征缴环节 | 第28-30页 |
·管理环节 | 第30-31页 |
·支付环节 | 第31页 |
·投资环节 | 第31-32页 |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约因素分析 | 第32-41页 |
·立法层次低,监管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 | 第32-35页 |
·政府管理过度,行政监管一枝独秀 | 第35-36页 |
·管理体制不顺,组织机构设置混乱,多龙治水,职责不明确 | 第36-38页 |
·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不能共享,监管效率低 | 第38-39页 |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 第39页 |
·基金投资配套机制发展滞后 | 第39-41页 |
5 加强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对策 | 第41-53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目标 | 第41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加强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对策 | 第42-53页 |
·加强法律监管 | 第43-45页 |
·完善行政监管 | 第45-48页 |
·加强专门监管 | 第48-50页 |
·促进社会监管 | 第50-53页 |
6 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8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