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13-15页 | 
| ·病例来源 | 第13页 | 
|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 ·病例选择 | 第14-15页 | 
| 2 治疗方法 | 第15-17页 | 
| ·临床分组 | 第15-16页 | 
| ·治疗方案 | 第16-17页 | 
| 3 观察指标和方法 | 第17-19页 | 
| ·安全性观测 | 第17页 | 
| ·疗效观察指标 | 第17-19页 |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9页 | 
| 4 数据管理与统计学处理 | 第19页 | 
|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 第19-33页 | 
| 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19-24页 | 
| 2. 临床疗效分析 | 第24-33页 | 
| ·临床中医症候总疗效比较分析 | 第24页 | 
|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与体征比较分析 | 第24-27页 | 
|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与体征比较分析 | 第27-29页 | 
| ·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中医症状体征比较分析 | 第29-30页 | 
| ·两组患者治疗三周后中医症状体征比较分析 | 第30页 | 
| ·两组患者治疗六周后中医症状体征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积分比较 | 第31-33页 | 
| 3. 安全性检测 | 第33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3-50页 | 
|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33-34页 |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34-37页 | 
|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 第34页 | 
| ·易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 第34-35页 | 
|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 第35页 | 
|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 | 第35-37页 |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 | 第37页 | 
| 3 传统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 | 第37-39页 | 
| 4 导师对本病本方的观点 | 第39-40页 | 
| 5 补肾活血汤的药物组成及药理研究 | 第40-48页 | 
| ·药物组成 | 第40页 | 
| ·补肾活血汤方解 | 第40页 | 
| ·中药性味药理研究 | 第40-45页 | 
| ·补肾活血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45-48页 | 
| 6 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疗效总结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 | 第56-64页 | 
| 综述 | 第64-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