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个菊花(Dendranthema×gradifolium(Ramat)Kitam.)品种的形态学研究与ISSR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菊花简史 | 第10-12页 |
·菊花起源的研究 | 第10-11页 |
·菊花品种培育史 | 第11-12页 |
·菊花品种分类史 | 第12页 |
·菊花品种的分类研究 | 第12-14页 |
·形态学性状分类研究 | 第13页 |
·细胞学分类 | 第13-14页 |
·同工酶分类 | 第14页 |
·分子标记 | 第14页 |
·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4-17页 |
·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学研究 | 第14-15页 |
·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细胞学检测 | 第15-16页 |
·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研究现状 | 第16页 |
·菊花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检测 | 第16-17页 |
·ISSR分子标记简介及其在观赏植物研究中的运用 | 第17-20页 |
·ISSR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第17页 |
·ISSR分子标记在观赏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ISSR分子标记应用展望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前言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菊花品种的形态学分析 | 第22-40页 |
·研究材料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形态性状的选取 | 第23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3-24页 |
·形态学聚类分析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6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4-34页 |
·形态学性状的聚类分析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40页 |
·菊花品种的主成分分析 | 第36-37页 |
·菊花品种的形态学聚类结果讨论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第40-50页 |
·材料 | 第40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仪器 | 第40页 |
·试剂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40-41页 |
·ISSR-PCR体系优化 | 第41-42页 |
·PCR扩增程序 | 第42-43页 |
·ISSR引物筛选与引物退火温度筛选 | 第43页 |
·条带统计与分析 | 第43页 |
·ISSR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43-44页 |
·ISSR引物筛选及退火温度的确定 | 第44-45页 |
·ISSR-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 | 第45-46页 |
·I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50页 |
·关于菊花品种的I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 | 第47-48页 |
·关于ISSR分子标记与形态学研究结果的异同 | 第48-50页 |
第五章 论文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一:缩略语表 | 第56-58页 |
附录二:菊花品种分类体系中花型的描述 | 第58-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