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导论 | 第11-17页 |
第一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概述 | 第17-26页 |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定义 | 第17-21页 |
一、土地占有权归集体所有 | 第18-19页 |
二、劳动力所有权归农户个人所有 | 第19-20页 |
三、农户拥有土地使用权 | 第20-21页 |
四、国家、集体、个人新型土地关系的建立 | 第21页 |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起的历史条件 | 第21-26页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依据 | 第22-24页 |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过程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家庭联产承包行制的历史作用 | 第26-36页 |
第一节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行制的绩效分析 | 第26-31页 |
一、经济绩效 | 第26-28页 |
二、政治绩效 | 第28-29页 |
三、社会结构变革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对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 | 第31-36页 |
一、小农经济的重建 | 第31-32页 |
二、剩余劳动力的闲置和浪费严重损害了农民权利 | 第32-33页 |
三、农民生产的交易成本增大 | 第33-34页 |
四、土地纠纷引起诸多问题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 | 第36-46页 |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权利体系的内在矛盾 | 第36-39页 |
一、土地占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之间的矛盾 | 第36-37页 |
二、土地所有权主体之间的矛盾 | 第37-39页 |
第二节 人地矛盾 | 第39-42页 |
一、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 第39-41页 |
二、公平原则无法兼顾效率原则 | 第41-42页 |
三、中国农村无法承受两极分化的制度成本 | 第42页 |
第三节 小农经济的内在矛盾 | 第42-46页 |
一、生产社会性与家庭个体性之间的矛盾 | 第42-43页 |
二、西方小农经济在中国受到的挑战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途选择 | 第46-61页 |
第一节 资本制农业经济 | 第46-49页 |
一、资本制农业发展的历史条件 | 第47页 |
二、资本制农业的内在经济关系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半资本半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农业经济 | 第49-51页 |
一、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理论及历史条件 | 第49-50页 |
二、股份合作制农业经济的内在权利关系 | 第50-51页 |
三、对股份合作制农业经济的评价 | 第51页 |
第三节 合作制农业经济 | 第51-58页 |
一、合作制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52-54页 |
二、合作制经济的内在权利体系 | 第54-57页 |
三、合作制经济实行的可能性 | 第57-58页 |
第四节 以合作制为主体,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多元经济结构 | 第58-61页 |
一、合作制农业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结构的主体 | 第58-59页 |
二、资本制农业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59页 |
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可适当考虑创新土地产权形态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