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nS_2量子点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光降解2,4-二氯苯酚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绪论第12-30页
    1.1光催化研究背景第12-16页
        1.1.1光催化的发展第12页
        1.1.2光催化的基本原理及优势第12-13页
        1.1.3光催化的影响因素第13-16页
    1.2CuInS2光催化材料第16-21页
        1.2.1CuInS2的概述第16-17页
        1.2.2CuInS2的制备方法第17-19页
        1.2.3CuInS2的改性研究第19-20页
        1.2.4CuInS2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20-21页
    1.3TiO2光催化材料第21-24页
        1.3.1TiO2的概述第21-22页
        1.3.2TiO2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22-24页
    1.4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第24-26页
        1.4.1水滑石材料概述第24-25页
        1.4.2水滑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25-26页
    1.5BiOI光催化材料第26-28页
        1.5.1BiOI的概述第26-27页
        1.5.2BiOI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27-28页
    1.6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8-30页
        1.6.1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第28-29页
        1.6.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第二章Z型0D/1DCuInS2/TiO2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降解2,4-二氯苯酚的研究第30-46页
    2.1引言第30-31页
    2.2实验部分第31-33页
        2.2.1实验药品第31-32页
        2.2.2实验仪器第32页
        2.2.3CuInS2/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第32-33页
    2.3结果与讨论第33-45页
        2.3.1样品的晶相和组成分析第33-34页
        2.3.2拉曼光谱分析第34-35页
        2.3.3形貌及元素组成第35-36页
        2.3.4XPS图谱分析第36-37页
        2.3.5表面化学键组成第37-38页
        2.3.6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能带结构分析第38-39页
        2.3.7稳态光致发光光谱和电化学分析第39-41页
        2.3.8比表面积分析第41页
        2.3.9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测试第41-43页
        2.3.10光催化机理第43-45页
    2.4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0D/2DCuInS2/NiAl-LDH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降解2,4-二氯苯酚的研究第46-64页
    3.1引言第46-47页
    3.2实验部分第47-48页
        3.2.1实验药品第47页
        3.2.2实验仪器第47页
        3.2.3CuInS2/NiAl-LDH光催化剂的制备第47-48页
        3.2.4CuInS2/NiAl-LDH光催化性能测试第48页
    3.3结果与讨论第48-63页
        3.3.1样品的结构分析第51-52页
        3.3.2形貌及元素组成第52-53页
        3.3.3XPS图谱分析第53-54页
        3.3.4表面化学键组成第54-55页
        3.3.5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能带结构分析第55-57页
        3.3.6稳态光致发光光谱和电化学分析第57-58页
        3.3.7比表面积分析第58页
        3.3.8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测试第58-60页
        3.3.9光催化机理第60-63页
    3.4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0D/3DCuInS2/BiOI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降解2,4-二氯苯酚性能研究第64-77页
    4.1引言第64页
    4.2实验部分第64-66页
        4.2.1实验药品第64-65页
        4.2.2实验仪器第65页
        4.2.3CuInS2/BiOI光催化剂的制备第65页
        4.2.4CuInS2/BiOI光催化性能测试第65-66页
    4.3结果与讨论第66-76页
        4.3.1样品的结构分析第66-67页
        4.3.2形貌及元素组成第67-68页
        4.3.3XPS图谱分析第68-69页
        4.3.4表面化学键组成第69-70页
        4.3.5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能带结构分析第70-71页
        4.3.6瞬态光电流响应和电化学阻抗分析第71-72页
        4.3.7比表面积分析第72-73页
        4.3.8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测试第73-74页
        4.3.9光催化机理第74-76页
    4.4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工作建议第77-79页
    5.1结论第77-78页
    5.2创新点第78页
    5.3进一步工作建议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98页
致谢第98-99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99-100页
附录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硫化钼/碳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ZnIn_2S_4基异质结构调变及其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