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1-29页 |
1.1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研究现状 | 第12-25页 |
1.2.1SERS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2核酸信号放大策略在SERS中的应用 | 第20-25页 |
1.3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1.4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6页 |
1.5本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1.5.1研究目标 | 第26页 |
1.5.2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5.3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第2章基于可编程无酶DNA循环扩增策略构建SERS生物传感平台及癌胚抗原测定 | 第29-41页 |
2.1引言 | 第29-30页 |
2.2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仪器 | 第30页 |
2.2.2试剂 | 第30-31页 |
2.2.3银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31页 |
2.2.4碳纳米点的合成 | 第31页 |
2.2.5银纳米颗粒-碳纳米点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1页 |
2.2.6SERS生物传感平台对癌胚抗原的测定 | 第31-32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2.3.1实验原理 | 第32-33页 |
2.3.2银纳米颗粒的表征 | 第33页 |
2.3.3碳纳米点的表征 | 第33-35页 |
2.3.4银纳米颗粒-碳纳米点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5页 |
2.3.5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5-37页 |
2.3.6SERS生物传感平台对癌胚抗原的检测 | 第37-38页 |
2.3.7SERS生物传感平台的选择性考察 | 第38页 |
2.3.8生物传感平台的实际运用 | 第38-39页 |
2.4结论 | 第39-41页 |
第3章DNA纳米鞭炮组装体的制备及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超灵敏SERS免疫测定 | 第41-55页 |
3.1引言 | 第41-42页 |
3.2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3.2.1仪器 | 第42页 |
3.2.2试剂 | 第42-43页 |
3.2.3金纳米棒的合成 | 第43页 |
3.2.4金纳米棒上修饰拉曼信号分子 | 第43-44页 |
3.2.5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SERS免疫测定 | 第44页 |
3.2.6癌症患者血清样品分析 | 第44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44-53页 |
3.3.1实验原理 | 第44-45页 |
3.3.2DNA纳米鞭炮的组装 | 第45-47页 |
3.3.3银包金核壳纳米结构的形成 | 第47-48页 |
3.3.4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8-51页 |
3.3.5基于DNA纳米鞭炮的SERS免疫测定 | 第51-52页 |
3.3.6选择性考察 | 第52-53页 |
3.3.7临床样品检测 | 第53页 |
3.4结论 | 第53-55页 |
第4章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4.1全文总结 | 第55页 |
4.2本文创新性 | 第55-56页 |
4.3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71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