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引言 | 第11页 |
·国内外数控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1-14页 |
·国外数控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数控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5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本文组织架构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数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27页 |
·引言 | 第19页 |
·数控系统总体结构 | 第19-20页 |
·数控系统硬件架构 | 第20-21页 |
·数控系统软件架构 | 第21-25页 |
·主要软件模块功能与设计 | 第21-24页 |
·软件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 | 第24-25页 |
·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数控系统软件安全体系研究与设计 | 第27-49页 |
·引言 | 第27页 |
·数控系统软件安全体系设计 | 第27-30页 |
·研究目标 | 第27页 |
·作用对象 | 第27-28页 |
·混合签密安全体系组成与结构 | 第28-30页 |
·软件安全算法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43页 |
·基于硬件指纹信息的混合签名方案 | 第30-33页 |
·基于关键技术信息保护和签名认证的混合并行签密方案 | 第33-37页 |
·并行签密方案的实现 | 第37-41页 |
·并行签密方案安全性分析 | 第41-43页 |
·基于网络通信的并行签密方案 | 第43-46页 |
·并行签密网络通信方案模型 | 第43-45页 |
·并行签密网络通信方案性能分析 | 第45页 |
·并行签密网络通信方案安全性分析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四章 数控系统五次参数样条曲线插补算法研究与设计 | 第49-59页 |
·引言 | 第49页 |
·插补器设计与常用插补算法 | 第49-52页 |
·插补器原理与设计 | 第49-51页 |
·常用插补算法 | 第51-52页 |
·五次参数样条曲线插补算法设计 | 第52-55页 |
·五次参数样条曲线方程 | 第52-53页 |
·四次多项式微分法 | 第53-55页 |
·五次参数样条曲线插补算法实现 | 第55-57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三次多项式速度生成算法与最优前瞻性设计 | 第59-73页 |
·引言 | 第59页 |
·常用速度生成算法分析与比较 | 第59-60页 |
·三次多项式速度生成算法 | 第60-64页 |
·最优前瞻性设计策略 | 第64-68页 |
·转角速度限制 | 第64-65页 |
·最优前瞻性算法 | 第65-68页 |
·基于所设计速度生成算法和五次样条插值的插补器设计与实现 | 第68-71页 |
·实验与仿真结果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五轴联动线性插补与基于PC 数控系统的实现 | 第73-83页 |
·引言 | 第73页 |
·数控系统五轴联动线性插补 | 第73-77页 |
·五轴数控系统加工指令 | 第73-74页 |
·数控系统五轴联动线性插补设计与实现 | 第74-76页 |
·实验与仿真结果 | 第76-77页 |
·数控系统实验仿真平台 | 第77-79页 |
·数控系统加工实践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