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三、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本文的理论框架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黄遵宪法制改革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26页 |
第一节 黄遵宪法制改革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4-18页 |
一、十九世纪晚清的政治状况 | 第15-16页 |
二、十九世纪晚清的经济状况 | 第16-18页 |
第二节 黄遵宪的人生阅历及其法制改革思想产生的知识背景 | 第18-24页 |
一、出使日本 | 第19-21页 |
二、出使美国 | 第21-22页 |
三、出使英国 | 第22-24页 |
四、出使新加坡 | 第24页 |
第三节 戊戌变法与湖南新政对黄遵宪法制改革思想的影响 | 第24-26页 |
第二章 黄遵宪宪政思想与立法改革思想 | 第26-44页 |
第一节 宪政改革思想的建构 | 第26-41页 |
一、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 第27-30页 |
二、开民智,兴民权 | 第30-37页 |
三、实行地方自治 | 第37-39页 |
四、改革封建官制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立法改革 | 第41-44页 |
第三章 黄遵宪刑法改革思想与警政改革思想 | 第44-58页 |
第一节 刑法改革思想 | 第44-54页 |
一、刑法理念的转变 | 第44-46页 |
二、刑法原则的引进 | 第46-48页 |
三、刑法语言的引进 | 第48-50页 |
四、刑法罪名的引进 | 第50-53页 |
五、刑事诉讼制度的引进 | 第53-54页 |
第二节 警政改革思想 | 第54-58页 |
第四章 黄遵宪司法改革思想与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主张 | 第58-68页 |
第一节 司法改革思想 | 第58-63页 |
一、实行司法独立 | 第58-59页 |
二、废除刑讯逼供,确立严格的证据制度 | 第59-61页 |
三、用法治原则规范司法程序 | 第61-63页 |
第二节 废除领事裁判权 | 第63-68页 |
一、领事裁判权的定义 | 第63-64页 |
二、黄遵宪对领事裁判权的批判 | 第64-65页 |
三、黄遵宪对废除领事裁判权方案的设想 | 第65-66页 |
四、黄遵宪对废除领事裁判权的实践 | 第66-68页 |
第五章 黄遵宪法制改革思想与湖南新政 | 第68-76页 |
第一节 创设时务学堂 | 第68-69页 |
第二节 参与组织南学会,经办课吏馆 | 第69-70页 |
第三节 督办保卫局 | 第70-74页 |
一、保卫局的中国特色 | 第71-72页 |
二、保卫局的西方特色 | 第72-74页 |
第四节 整顿刑狱,设立迁善所 | 第74-76页 |
第六章 黄遵宪法制改革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 第76-84页 |
第一节 黄遵宪法制改革思想的影响 | 第77-78页 |
第二节 黄遵宪法制改革思想的评价 | 第78-84页 |
结语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