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生态视角下的《俄罗斯森林》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绪论第6-16页
第一章 《俄罗斯森林》中的生态意识第16-45页
 第一节 森林——自然母亲的化身第19-26页
  一、森林"烈士"——马特维伊第20-21页
  二、森林的守望者——卡林纳老人第21-23页
  三、自然之子——维赫罗夫第23-26页
 第二节 森林——人类贪欲的"照妖镜子"第26-33页
  一、"弑母者"——克尼舍夫第26-28页
  二、"助纣为虐者"——季特卡、佐洛图欣第28-31页
  三、"寄生者"——格拉齐安斯基第31-33页
 第三节 森林——人类道德的标尺第33-43页
  一、"普罗米修斯"式的道德拯救者——维赫罗夫第34-38页
  二、"恶鹰"式的道德破坏者——格拉齐安斯基第38-40页
  三、"赫拉克勒斯"式的道德裁决人——波丽娅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二章 《俄罗斯森林》中的意识形态第45-71页
 第一节 多神教意识第46-53页
  一、多神教——俄罗斯生态文学的"母体"第47-48页
  二、多神教——光怪陆离的"灵异世界"第48-53页
 第二节 基督教意识第53-59页
  一、基督教——生态文明的"矛盾统一体"第53-55页
  二、基督教——色彩瑰丽的"天上王国"第55-59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第59-68页
  一、马克思主义——绿色生态的完美体现第61-64页
  二、马克思主义——日臻完善的"人间天堂"第64-68页
 本章小结第68-71页
第三章 列昂诺夫对俄罗斯生态伦理观的传承第71-96页
 第一节 列昂诺夫对俄罗斯生态伦理观的继承第72-83页
  一、列昂诺夫与契诃夫第74-77页
  二、列昂诺夫与叶赛宁第77-80页
  三、列昂诺夫与普里什文第80-83页
 第二节 列昂诺夫对俄罗斯生态伦理观的影响第83-93页
  一、列昂诺夫与阿斯塔菲耶夫第85-88页
  二、列昂诺夫与艾特玛托夫第88-90页
  三、列昂诺夫与拉斯普京第90-93页
 本章小结第93-96页
结语第96-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收藏家》中的“自我”主题研究
下一篇:《1984》的主题研究:压制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