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法处理三元驱采油废水及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三元复合驱技术简介 | 第10页 |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1页 |
·三元驱采油废水的产生及特点 | 第11-12页 |
·油田采油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危害 | 第12页 |
·油田采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油田采油废水一般处理方法及工艺 | 第12-16页 |
·大庆三元驱采油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大庆三元驱采油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混凝技术在油田采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第19-22页 |
·混凝剂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混凝剂在油田采油废水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21-2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法 | 第24-33页 |
·试验条件 | 第24-26页 |
·试验药剂 | 第24页 |
·试验仪器 | 第24-25页 |
·试验用水与回注水标准 | 第25-26页 |
·试验用泥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混凝试验 | 第26页 |
·污泥脱水性能试验 | 第26-27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27-33页 |
·油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HPAM 的测定 | 第28-29页 |
·污泥比阻的测定 | 第29-32页 |
·其他水质指标的测定 | 第32-33页 |
第3章 混凝法处理三元驱采油废水的试验研究 | 第33-58页 |
·引言 | 第33页 |
·混凝剂的确定 | 第33-37页 |
·混凝剂的初选 | 第33-36页 |
·混凝剂的精选 | 第36-37页 |
·混凝剂的确定 | 第37页 |
·调节pH 值对采油废水性质的影响 | 第37-40页 |
·调节pH 值对采油废水浊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调节pH 值对采油废水油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调节pH 值对采油废水HPAM 的影响 | 第39-40页 |
·pH 值和碱度的协同作用对混凝的影响 | 第40-44页 |
·碱度对混凝的影响 | 第40-42页 |
·pH 值和碱度的协同作用对混凝的影响 | 第42-44页 |
·最佳pH 值的确定 | 第44页 |
·PSFZn投量对混凝的影响 | 第44-46页 |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53页 |
·温度对混凝的影响 | 第46-47页 |
·水力搅拌条件对混凝的影响 | 第47-49页 |
·沉淀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同时加酸加PSFZn与分步投加对混凝的影响 | 第50-51页 |
·PSFZn与HPAM复配对混凝的影响 | 第51-53页 |
·验证试验 | 第53-56页 |
·静态验证试验 | 第53-55页 |
·动态验证试验 | 第55-56页 |
·药剂成本分析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化学污泥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58-71页 |
·引言 | 第58页 |
·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性质 | 第58-59页 |
·污泥化学调理机理及影响脱水性能的因素 | 第59页 |
·污泥化学调理的一般机理 | 第59页 |
·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因素 | 第59页 |
·酸碱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含钙化合物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61页 |
·无机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62-66页 |
·HPAM 种类和投量的确定 | 第62-63页 |
·HPAM 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63-64页 |
·HPAM 对污泥调理机理初探 | 第64-66页 |
·其他因素对HPAM 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66-69页 |
·pH 值对HPAM 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66页 |
·投加方式对HPAM 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抽滤压力对HPAM 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67-68页 |
·搅拌速度对HPAM 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搅拌时间对HPAM 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