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论文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6-19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6-17页
     ·本文研究的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第19-27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9-23页
     ·把握概念的基本视角第19-20页
     ·基本概念第20-22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的科学内涵第22-23页
   ·相关理论第23-26页
     ·公共利益理论第23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3-24页
     ·外部性理论第24页
     ·公共财政理论第24-25页
     ·信息管理理论第25页
     ·无缝隙政府理论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7-41页
   ·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实效第27-29页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实效第27-28页
     ·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实效第28-29页
   ·现行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模式第29-32页
     ·职权主体的监管第29-30页
     ·社会公众的监督第30-31页
     ·上级机关的监管第31页
     ·项目资金使用单位的监督第31-32页
     ·新闻媒体的监督第32页
   ·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立项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第33-34页
     ·拨付环节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第35页
     ·监管环节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40页
     ·监管观念滞后第36-37页
     ·监管组织机构体系不完善第37-38页
     ·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第38页
     ·监管方式存在缺陷第38-40页
     ·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构建第41-71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第41-44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第41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构建的原则第41-42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构建的目标第42-44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平台的构建第44-54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平台的系统构成第44-45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平台的性能标准第45-47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平台的主要功能第47-51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平台的业务流程第51-54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平台的配套体系第54-64页
     ·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监管制度体系第54-59页
     ·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监管机构体系第59-61页
     ·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化平台监管体系第61-62页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监管技术支持体系第62-64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运行评价体系第64-70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运行评价指标第64-66页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运行评价方法第66-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推行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的可行性与实施建议第71-83页
   ·推行信息化监管模式的可行性第71-77页
     ·实施的可行性第71-73页
     ·实施的初步效果第73-74页
     ·实施的现实价值第74-77页
   ·信息化监管模式的实施建议第77-82页
     ·实施的策略选择第77-78页
     ·影响模式效能发挥的因素第78-79页
     ·实施步骤第79-80页
     ·实施保障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作者简介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与企业科技资金协整关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激励性财政政策的秦皇岛市经济发展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