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雅乐歌辞析诂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隋书·音乐志》雅乐歌辞研究 | 第8-2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第一节 隋书及其以前雅乐的总体概况 | 第8-13页 |
| (一) 西周雅乐概况 | 第8页 |
| (二) 春秋战国雅乐概况 | 第8-9页 |
| (三) 秦汉雅乐概况 | 第9-10页 |
| (四) 魏晋南北朝雅乐概况 | 第10-12页 |
| (五) 隋朝雅乐概况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4-15页 |
| (一) 对雅乐的总体评价 | 第14页 |
| (二) 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4-15页 |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与目的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隋书·音乐志》雅乐歌辞综论 | 第16-27页 |
| 第一节 宫廷祭祀雅乐歌辞 | 第16-24页 |
| 一、祀天 | 第16-19页 |
| 二、祭祀五方上帝、朝日、夕月、感帝 | 第19-21页 |
| 三、祭地 | 第21-23页 |
| 四、祭祀“人鬼”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朝会礼仪雅乐歌辞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结论 | 第27-28页 |
| 《隋书·音乐志》雅乐歌辞笺释 | 第28-162页 |
| 《隋书·音乐志》雅乐歌辞笺释凡例 | 第28-30页 |
| 宫廷祭祀 | 第30-116页 |
| 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辞 | 第30-37页 |
| 祠五帝于明堂乐歌辞 | 第37-45页 |
| 圜丘歌辞 | 第45-53页 |
| 圜丘 | 第53-59页 |
| 明堂徧歌五帝登歌 | 第59-64页 |
| 五郊迎气乐辞 | 第64-66页 |
| 祀五帝歌辞 | 第66-74页 |
| 五郊歌辞 | 第74-77页 |
| 感帝奏諴夏辞 | 第77页 |
| 朝日、夕月歌诗 | 第77-78页 |
| 方泽歌辞 | 第78-81页 |
| 方丘歌辞 | 第81-83页 |
| 神州奏諴夏辞 | 第83页 |
| 社稷歌辞 | 第83-85页 |
| 蜡祭奏諴夏辞 | 第85-86页 |
| 先农,奏諴夏辞 | 第86页 |
| 先圣先师,奏諴夏辞 | 第86-87页 |
| 宗庙皇帝初献奏登歌 | 第87-90页 |
| 太祖太夫人庙舞歌 | 第90-91页 |
| 太祖太夫人庙登歌 | 第91页 |
| 七室舞辞 | 第91-95页 |
| 享庙乐辞 | 第95-104页 |
| 宗庙歌辞 | 第104-112页 |
| 太庙歌辞 | 第112-116页 |
| 朝会礼仪 | 第116-162页 |
| 郊禋宗庙及三朝之乐 | 第116-134页 |
| 相和五引 | 第134-135页 |
| 元会大飨 | 第135-148页 |
| 元会 | 第148-154页 |
| 上寿歌辞 | 第154页 |
| 宴羣臣登歌辞 | 第154-155页 |
| 文舞歌辞 | 第155-156页 |
| 武舞歌辞 | 第156-157页 |
| 大射登歌辞 | 第157-158页 |
| 凯乐歌辞 | 第158-161页 |
| 皇后房内歌辞 | 第161-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2-164页 |
| 后记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