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论 | 第9-10页 | 
| 第1章 不争事实:时政新闻缺少亲和力 | 第10-15页 | 
| ·时政新闻的发展现状 | 第10页 | 
| ·亲和力的提出和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时政新闻缺少亲和力的表现 | 第11-13页 | 
| ·报道视角重领导轻群众 | 第11-12页 | 
| ·报道内容重工作轻生活 | 第12页 | 
| ·报道语言公式化概念化 | 第12-13页 | 
| ·时政新闻缺少亲和力的症结 | 第13-15页 | 
| ·受众意识淡薄 | 第13页 | 
| ·思维方式僵化 | 第13-14页 | 
| ·传播手段单一 | 第14-15页 | 
| 第2章 严峻现实:时政新闻急需增强亲和力 | 第15-19页 | 
| ·时政新闻并不天然缺少亲和力 | 第15-16页 | 
| ·时政新闻报道信息彰显权威性 | 第15页 | 
| ·时政新闻报道内容具备有用性 | 第15-16页 | 
| ·时政新闻报道与百姓息息相关 | 第16页 | 
| ·增强时政新闻亲和力的现实意义 | 第16-19页 | 
| ·明确了媒介的判断标准 | 第17页 | 
| ·体现了受众为本的思想 | 第17页 | 
| ·有利于增强传播效果 | 第17-19页 | 
| 第3章 急迫任务:打造时政新闻亲和力的主要途径 | 第19-26页 | 
| ·报道思维的转变是根本 | 第19-20页 | 
| ·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是关键 | 第20-21页 | 
| ·报道内容的拓展是主体 | 第21-22页 | 
| ·报道形式的多样是手段 | 第22-24页 | 
| ·报道语言的生动是基础 | 第24-26页 | 
| 第4章 典型引路:提升时政新闻亲和力的操作范式 | 第26-37页 | 
| ·两会报道: 巧选角度凸显特色 | 第26-28页 | 
| ·领导活动:彰显亲民情怀 | 第28-31页 | 
| ·节庆报道:宏观微观两种视角 | 第31-34页 | 
| ·政策解读:立足民生体现权威 | 第34-37页 | 
| 第5章 分寸把握:正确处理时政新闻亲和力的几个关系 | 第37-39页 | 
| ·题材上的报与不报 | 第37页 | 
| ·风格上的稳重与活泼 | 第37-38页 | 
| ·内容上的求新与猎奇 | 第38-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