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20页 |
前言 | 第20-28页 |
1.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和行为学研究 | 第20页 |
2. 个人亲密关系对慢性乙肝的影响 | 第20-21页 |
3. 自我调节理论模型 | 第21-23页 |
4. 疾病认知与夫妻关系 | 第23-24页 |
5. 疾病认知一致性的潜在影响和自我效能感 | 第24-26页 |
6. 心理干预在慢性乙肝病人中的作用 | 第26页 |
7.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一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情绪调整、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第28-44页 |
1 对象与方法 | 第28-31页 |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统计方法 | 第30-31页 |
2 结果 | 第31-39页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人口学和疾病特征资料 | 第31-32页 |
·疾病认知各因子与情绪调整、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相关 | 第32页 |
·疾病认知各因子、情绪调整、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婚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 | 第32-33页 |
·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患者各心理因素在生活质量总分高低分组上的比较 | 第36-37页 |
·情绪调整、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在疾病认知对生活质量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第37-39页 |
3 讨论 | 第39-43页 |
·疾病认知、情绪调整、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相互关系 | 第39页 |
·疾病认知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情绪调整、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在疾病认知对生活质量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第42-43页 |
4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二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疾病认知、情绪调整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 | 第44-54页 |
1 对象与方法 | 第44-45页 |
·研究对象 | 第44页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统计方法 | 第45页 |
2 结果 | 第45-50页 |
·慢性乙肝患者及配偶疾病认知的比较 | 第45页 |
·配偶疾病认知、情绪调整与患者情绪调整、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相关 | 第45-46页 |
·配偶疾病认知及情绪调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46-49页 |
·配偶疾病认知及情绪调整在患者生活质量高低分组上的比较 | 第49-50页 |
3 讨论 | 第50-53页 |
·患者与配偶疾病认知差异的比较 | 第50-51页 |
·配偶情绪调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配偶疾病认知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4 结论 | 第53-54页 |
第三部分 慢性乙肝患者及配偶的疾病认知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病情的影响 | 第54-78页 |
1 对象与方法 | 第54-58页 |
·研究对象 | 第54页 |
·研究方法 | 第54-56页 |
·干预方法 | 第56-58页 |
·统计方法 | 第58页 |
2 结果 | 第58-70页 |
·两组被试的人口学和疾病特征比较 | 第58-61页 |
·两组被试的基线资料比较 | 第61页 |
·两组对心理因素作用的比较 | 第61-63页 |
·两组间生活质量的比较 | 第63-65页 |
·两组对肝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结果和差值的比较 | 第65-66页 |
·患者及配偶疾病认知及其它心理因素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分层回归分析 | 第66-69页 |
·两组各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减分的相关分析 | 第69-70页 |
3 讨论 | 第70-77页 |
·疾病认知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 | 第70-72页 |
·情绪调整在疾病认知干预中的作用 | 第72页 |
·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在疾病认知干预中的作用 | 第72-73页 |
·配偶对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从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疾病认知及情绪调整改善的关系看疾病认知干预的作用机制 | 第74页 |
·疾病认知干预可能的影响因素 | 第74-76页 |
·慢性乙肝疾病认知干预对临床治疗意义的探讨 | 第76-77页 |
4 结论 | 第77-78页 |
本文小结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2页 |
综述一 | 第92-99页 |
综述二 | 第99-109页 |
附录 | 第109-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