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概念与范畴 | 第13-22页 |
·复杂性与复杂性科学 | 第13-17页 |
·复杂性 | 第13-15页 |
·复杂性科学 | 第15-17页 |
·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 第17-18页 |
·范式与复杂性范式 | 第18-22页 |
·范式 | 第18-19页 |
·复杂性范式基本特征 | 第19-22页 |
第3章 科学发展观的复杂性思维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 第22-31页 |
·科学发展观演进的思维脉络 | 第22-26页 |
·还原论思维背景下的传统发展观 | 第22-24页 |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 第24-26页 |
·科学发展观蕴涵的复杂性思维特征 | 第26-28页 |
·非线性特征 | 第26页 |
·整体性特征 | 第26-27页 |
·协调性特征 | 第27页 |
·人本性特征 | 第27-28页 |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方法论意义 | 第28-31页 |
·以整体性思维把握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全面发展 | 第28页 |
·以非线性思维处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协调发展 | 第28-29页 |
·以过程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29页 |
·以人本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29-31页 |
第4章 复杂性思维指导下的科学发展观实践 | 第31-41页 |
·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思维方式的转变 | 第31-32页 |
·当前影响科学发展观实践的思维障碍 | 第32-35页 |
·片面、孤立的思维障碍 | 第32-33页 |
·机械、静态的思维障碍 | 第33-34页 |
·线性、确定论的思维障碍 | 第34页 |
·物本、功利化的思维障碍 | 第34-35页 |
·坚持以复杂性思维来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 第35-41页 |
·发展理念由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 第35-36页 |
·发展目标由物本型向人本型转变 | 第36-37页 |
·发展主体由片面型向全面型转变 | 第37页 |
·发展客体由失调型向协调型转变 | 第37-38页 |
·发展动力由一维型向多维型转变 | 第38-39页 |
·发展标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