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5页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一 创新点 | 第16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背景 | 第17-26页 |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对中国抗战的不同应对策略 | 第17-19页 |
一 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支援 | 第17-18页 |
二 美、英、法的绥靖政策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国内各党派各阶层在抗战时期的不同应对策略 | 第19-23页 |
一 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及对日的“不抵抗”政策 | 第19-20页 |
二 民主党派的爱国行动 | 第20-21页 |
三 青年学生、工人和各界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3-26页 |
一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二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在三大战区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26-40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稳固发展工作 | 第26-29页 |
一 拥政爱民活动和连队民主大会中的团结教育 | 第26-27页 |
二 大生产运动中的艰苦奋斗教育 | 第27-28页 |
三 延安整风中的思想教育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揭露声讨工作 | 第29-34页 |
一 国统区的党组织形式与动员方式 | 第30-32页 |
二 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民主的战斗任务 | 第32-34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在沦陷区的秘密动员工作 | 第34-40页 |
一 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动员广大民众参加抗日斗争 | 第34-37页 |
二 进行全党的关于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的宣传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 第40-64页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 | 第40-50页 |
一 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是民族利益 | 第40-42页 |
二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载体的灵活性 | 第42-44页 |
三 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民群众 | 第44-45页 |
四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注重民主、平等与团结 | 第45-47页 |
五 注重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之处 | 第47-50页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当代启示 | 第50-64页 |
一 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出发点 | 第51-52页 |
二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载体的与时俱进 | 第52-55页 |
三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中领导干部和青年的特殊性 | 第55-57页 |
四 注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 | 第57-58页 |
五 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 第58-61页 |
六 统筹做好妇女思想工作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