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垄断协议法律规制概述 | 第10-15页 |
| 第一节 垄断协议限制竞争的表现形式 | 第10-13页 |
| 一、横向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 | 第10-12页 |
| 二、纵向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美欧中反垄断立法概述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汽车行业协议垄断典型案例和执法分析 | 第15-33页 |
| 第一节 主要法域汽车行业横向协议垄断典型案例分析 | 第15-27页 |
| 第二节 主要法域汽车行业纵向协议垄断典型案例分析 | 第27-29页 |
| 一、纵向价格垄断协议 | 第27页 |
| 二、纵向交易对象限制 | 第27-28页 |
| 三、销售区域限制 | 第28-29页 |
| 第三节 主要法域汽车行业反垄断执法特点分析 | 第29-33页 |
| 一、以“本身违法”规则作为违法认定方式 | 第29-30页 |
| 二、监管机构鼓励密谋协议参与者主动举报 | 第30页 |
| 三、司法机构对打击典型案例绝不手软 | 第30-31页 |
| 四、违法处罚金额巨大、法律威慑强烈 | 第31页 |
| 五、合理并用“加重处罚”与“宽恕条款” | 第31页 |
| 六、各国执法机构“协同”一致,信息共享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我国对汽车行业垄断协议规制的趋势 | 第33-45页 |
| 第一节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评析 | 第33-42页 |
| 一、中国汽车业反垄断指南与欧盟汽车行业补充指南的共同点 | 第34页 |
| 二、中国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较欧盟汽车行业补充指南有待完善之处 | 第34-41页 |
| 三、纵向协议的配套指南亟待开发 | 第41-42页 |
| 第二节 对汽车业垄断行为规制的趋势分析 | 第42-45页 |
| 一、执法有所规范、力度逐渐加强 | 第43页 |
| 二、行政处罚趋向透明化 | 第43-44页 |
| 三、打击“纵向垄断“与“横向垄断”并举 | 第44页 |
| 四、处罚对象从国际大牌趋向国内品牌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汽车行业反垄断的合规治理 | 第45-50页 |
| 第一节 汽车行业垄断风险分析 | 第45-46页 |
| 一、违规行为或成“习惯” | 第45页 |
| 二、全球运营机遇与风险并存 | 第45-46页 |
| 三、巨额罚金不容小觑 | 第46页 |
| 第二节 汽车行业公司建立反垄断合规管理体系的策略和路径 | 第46-48页 |
| 一、获得董事会、首席执行官、高级管理层的支持 | 第46-47页 |
| 二、开展风险评估,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合规体系 | 第47页 |
| 三、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政策流程 | 第47页 |
| 四、建立匿名、独立、有效的举报制度 | 第47-48页 |
| 第三节 汽车行业反垄断合规治理的外部环境制度建设 | 第48-50页 |
| 一、提供指引,试点“合规管理项目”实施 | 第48-49页 |
| 二、适用豁免程序有法有据可依 | 第49-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