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目次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60页 |
·前言 | 第16-19页 |
·PVDF膜材料性质及其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PVDF膜的几种相转化法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成膜理论基础研究 | 第19-24页 |
·成膜过程 | 第19页 |
·浸没沉淀相分离的热力学描述 | 第19-21页 |
·浸没沉淀相分离的动力学分析 | 第21-23页 |
·成膜固化的原因 | 第23-24页 |
·各因素对PVDF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24-29页 |
·溶剂及聚合物浓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添加剂的影响 | 第25-27页 |
·浸没沉淀法中凝固浴的影响 | 第27-28页 |
·蒸汽相诱导法中蒸发环境的影响 | 第28页 |
·预蒸发及后处理的影响 | 第28-29页 |
·PVDF膜在生物吸附领域的应用 | 第29-44页 |
·免疫检测技术 | 第29-38页 |
·亲和膜分离 | 第38-44页 |
·蛋白质-生物材料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4-47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 第45-46页 |
·生物材料吸附蛋白的模拟研究进展 | 第46-4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0页 |
第二章 蒸汽相诱导法制备PVDF微孔膜 | 第60-78页 |
·前言 | 第60页 |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60-61页 |
·实验试剂 | 第60-61页 |
·实验设备 | 第61页 |
·PVDF微孔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61-64页 |
·PVDF膜的制备 | 第61页 |
·膜结构的表征 | 第61-62页 |
·平均孔径的测定 | 第62页 |
·膜总孔隙率计算 | 第62-63页 |
·水通量的测定 | 第63页 |
·蛋白质静态吸附量的测定 | 第63-64页 |
·凝胶边界线的确定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5页 |
·蒸汽相组成对成膜结构的影响 | 第64-66页 |
·蒸汽相温度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66-69页 |
·蒸汽相湿度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69-72页 |
·添加剂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72-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第三章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DF微孔膜 | 第78-112页 |
·前言 | 第78页 |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78-79页 |
·实验试剂 | 第78-79页 |
·实验设备 | 第79页 |
·PVDF微孔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79-81页 |
·PVDF膜的制备 | 第79-80页 |
·成膜过程中透光实验的测定 | 第80页 |
·广角X射线衍射 | 第80-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108页 |
·溶剂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81-84页 |
·聚合物材料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84-89页 |
·铸膜液温度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89-91页 |
·刮膜的厚度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91-93页 |
·第一凝胶浴的浓度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93-99页 |
·第一凝胶浴的浸没时间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99-100页 |
·凝胶浴的温度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醇系添加剂对成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103-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第四章 PVDF及其改性膜在蛋白免疫印迹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112-143页 |
·前言 | 第112页 |
·电泳印迹 | 第112-11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13-11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6-118页 |
·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 | 第118-129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19-1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1-129页 |
·斑点印迹 | 第129-14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30-132页 |
·共混膜的制备 | 第132-139页 |
·PVDF/NC共混膜在斑点印迹中的应用 | 第139-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3页 |
第五章 接枝氨基酸配基的PVDF亲和膜用于内毒素的脱除 | 第143-166页 |
·前言 | 第143-144页 |
·实验部分 | 第144-152页 |
·实验试剂 | 第144-145页 |
·实验设备 | 第145页 |
·亲和膜的制备 | 第145-147页 |
·改性前后膜表面化学结构分析 | 第147-148页 |
·配基密度的测定 | 第148页 |
·器具与亲和膜组件除热原 | 第148-149页 |
·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 第149-151页 |
·动态法研究亲和膜对内毒素的吸附 | 第151-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52-164页 |
·膜表面化学结构分析 | 第153-155页 |
·静态吸附蛋白质溶液中的内毒素 | 第155-156页 |
·动态吸附中流速对内毒素的脱除效果的影响 | 第156-158页 |
·亲和吸附动力学 | 第158-159页 |
·人血浆中内毒素的体外吸附 | 第159-161页 |
·亲和膜分离器的血液灌流动物实验 | 第161-164页 |
·本章结论 | 第164-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66页 |
第六章 BSA在不同晶型PVDF表面的吸附机理 | 第166-191页 |
·前言 | 第166-172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第166-171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步骤 | 第171-172页 |
·模拟数据及细节 | 第172-173页 |
·结构数据的获得 | 第172页 |
·模拟细节 | 第172-1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73-186页 |
·PVDF的几何构型优化 | 第173-175页 |
·吸附平衡模拟 | 第175-176页 |
·相互作用 | 第176-178页 |
·BSA在PVDF表面的吸附行为 | 第178-182页 |
·BSA的主要吸附基团 | 第182-186页 |
·本章小结 | 第186-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19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1-195页 |
作者简介 | 第195-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