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44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快速质谱分析技术 | 第13-31页 |
1.2.1 固相微萃取-质谱(SPME-MS)联用技术 | 第13-19页 |
1.2.2 基于离子源上基质分离的快速质谱技术 | 第19-25页 |
1.2.3 基于气相分离的离子迁移谱质谱联用(IMS-MS)技术 | 第25-27页 |
1.2.4 化学衍生反应-质谱联用技术快速鉴定异构体结构 | 第27-31页 |
1.3 快速质谱分析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1.4 本论文的工作思路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4页 |
第2章 纳米涂覆的纸基质微萃取结合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用于尿样中核苷的快速定量 | 第44-66页 |
2.1 引言 | 第44-4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2.2.1 材料和化学试剂 | 第45-46页 |
2.2.2 氧化锆纳米涂覆纤维素纸基质的制备 | 第46-47页 |
2.2.3 仪器 | 第47页 |
2.2.4 ZrO2@paper微萃取结合nESI-MS/MS分析 | 第47-48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48-58页 |
2.3.1 ZrO_2@paper材料的表征 | 第48-49页 |
2.3.2 ZrO_2@paper对核苷的高度特异性识别 | 第49-52页 |
2.3.3 ZrO_2@paper固相微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52-55页 |
2.3.4 不同干扰物对核苷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2.3.5 方法验证 | 第56-57页 |
2.3.6 实际尿液样品的分析 | 第57-5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第3章 低频高压脉冲电源的制作及其用于负离子模式纸喷雾离子源 | 第66-94页 |
3.1 引言 | 第66-67页 |
3.2 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 第67-77页 |
3.2.1 “理想变压器模型”及其适用范围 | 第68-69页 |
3.2.2 三种更实际的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 第69-74页 |
3.2.3 考虑漏感和线圈电阻 | 第74-75页 |
3.2.4 输入阻抗的等价性 | 第75-77页 |
3.3 低频高压电源的设计与搭建 | 第77-86页 |
3.3.1 低成本固定频率电源 | 第77-81页 |
3.3.2 可变频率电源 | 第81-86页 |
3.4 高压脉冲电源用于负离子模式纸喷雾离子源 | 第86-89页 |
3.4.1 试剂及材料 | 第86-87页 |
3.4.2 高压交流电源应用于负离子模式纸喷雾 | 第87页 |
3.4.3 质谱分析 | 第87-88页 |
3.4.4 结果与讨论 | 第88-8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第4章 负离子模式纸喷雾质谱原位分析人血清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 第94-128页 |
4.1 引言 | 第94-9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5-98页 |
4.2.1 材料和试剂 | 第95-96页 |
4.2.2 实验室自制的交流电源,用于负离子模式纸喷雾离子源 | 第96-97页 |
4.2.3 负离子纸喷雾离子源对不饱和FAs的环氧化反应 | 第97页 |
4.2.4 不饱和脂肪酸的定量分析 | 第97-98页 |
4.2.5 质谱分析 | 第98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98-122页 |
4.3.1 负离子模式纸喷雾离子源表征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 | 第98-102页 |
4.3.2 负离子模式纸喷雾离子源表征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 | 第102-112页 |
4.3.3 环氧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 第112-120页 |
4.3.4 方法的分析性能 | 第120-121页 |
4.3.5 人血清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原位分析 | 第121-12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0页 |
致谢 | 第130-13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32-134页 |
X 附录 | 第134-137页 |
Ⅹ.1 对两个线圈初级并联,次级串联的分析 | 第134-136页 |
Ⅹ.2 关于变压器的一些问题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