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观花树木类论文--杜鹃花论文

云南轿子山大王杜鹃的种子生理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第一章 研究概述第14-21页
    1.1 杜鹃属研究概况第14-17页
        1.1.2 杜鹃属研究概况第14-17页
            1.1.2.1 种子生理生态研究第15-16页
            1.1.2.2 杜鹃属保护遗传学研究第16-17页
    1.2 植物种子活力与种子生理研究第17-18页
    1.3 植物遗传多样性概述第18-19页
        1.3.1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第18页
        1.3.2 遗传标记的不断发展第18-19页
    1.4 遗传结构第19-20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第20-21页
第二章 大王杜鹃的种子生理生态研究第21-3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1.1 采样第21页
            2.1.1.1 实验样地概况第21页
            2.1.1.2 野外实验材料采集第21页
        2.1.2 种子形态测量第21页
        2.1.3 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1-23页
            2.1.3.1 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2页
            2.1.3.2 GA_3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2页
            2.1.3.3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2-23页
            2.1.3.4 不同贮藏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3页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3-30页
        2.2.1 大王杜鹃的种子形态第23-24页
        2.2.2 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第24-30页
            2.2.2.1 温度和光照对大王杜鹃种子的萌发影响第24-26页
                2.2.2.1.1 恒温与光暗处理实验第24-25页
                2.2.2.1.2 变温条件和光暗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5-26页
            2.2.2.2 GA_3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6-27页
            2.2.2.3 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7-28页
            2.2.2.4 不同贮藏条件对大王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8-30页
    2.3 讨论第30-34页
        2.3.1 不同生态因子对大王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0-31页
        2.3.2 外源激素GA_3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1-32页
        2.3.3 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2页
        2.3.4 大王杜鹃种子贮藏特性第32-33页
        2.3.5 种子生理特性对物种保护的启示第33-34页
第三章 大王杜鹃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第34-5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9页
        3.1.1 采样第34页
        3.1.2 主要试剂及配方第34-35页
        3.1.3 实验流程第35-38页
            3.1.3.1 DNA提取第35-36页
            3.1.3.2 DNA检测第36-37页
            3.1.3.3 SSR引物筛选与PCR体系第37-38页
            3.1.3.4 SSR多态性位点检测第38页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8-3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9-47页
        3.2.1 大王杜鹃DNA检测第39-40页
        3.2.2 SSR引物筛选第40页
        3.2.3 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测第40-41页
        3.2.4 大王杜鹃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第41-46页
            3.2.4.1 大王杜鹃不同海拔斑块的遗传多样性第41-43页
            3.2.4.2 不同海拔斑块间的遗传变异及分化第43-44页
            3.2.4.3 遗传结构第44-46页
        3.2.5 瓶颈效应分析第46-47页
    3.3 讨论第47-52页
        3.3.1 遗传多样性第47-48页
        3.3.2 不同海拔斑块的动态历史第48-49页
        3.3.3 遗传结构第49-50页
        3.3.4 基于SSR的遗传学研究对大王杜鹃保护的启示第50-52页
第四章 大王杜鹃濒危机制和保护策略第52-54页
    4.1 大王杜鹃淑危原因分析第52-53页
    4.2 保护策略和措施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镍钴氧化物/硫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抽油机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