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被动进气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传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1 绪论第12-3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能源与环境第12页
        1.1.2 燃料电池技术第12-14页
        1.1.3 燃料电池分类第14页
    1.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第14-19页
        1.2.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第14-17页
        1.2.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分类第17-18页
        1.2.3 被动进气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第18-19页
    1.3 被动进气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现状第19-32页
        1.3.1 醇管理第19-25页
        1.3.2 水管理第25-29页
        1.3.3 被动进气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29-32页
    1.4 已有研究不足第32-33页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33-34页
2 被动进气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传质模型第34-48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物理模型第34-36页
    2.3 数学模型第36-45页
        2.3.1 蒸发渗透膜第36-38页
        2.3.2 阳极多孔区(VTL、aDL、aMPL、aCL)第38-39页
        2.3.3 阴极多孔区(cCL/cMPL/cDL/WML)第39页
        2.3.4 质子交换膜(aCL/PEM/cCL)第39-40页
        2.3.5 水和醇的相变第40-41页
        2.3.6 电化学动力学第41-42页
        2.3.7 电荷守恒第42页
        2.3.8 电池电压及电流第42页
        2.3.9 计算方法第42-45页
    2.4 模型验证第45-46页
        2.4.1 网格无关性验证第45-46页
        2.4.2 模型适用性验证第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3 被动进气式高浓度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传质特性研究第48-82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数学模型第48-50页
        3.2.1 控制方程第48页
        3.2.2 边界条件第48-5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0-79页
        3.3.1 一般传质特性第50-54页
        3.3.2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54-61页
        3.3.3 甲醇浓度的影响第61-70页
        3.3.4 开孔率的影响第70-74页
        3.3.5 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第74-79页
    3.4 本章小结第79-82页
4 被动进气式纯甲醇燃料电池传质特性研究第82-108页
    4.1 引言第82页
    4.2 数学模型第82-84页
        4.2.1 控制方程第82页
        4.2.2 边界条件第82-8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84-106页
        4.3.1 一般传质特性第84-88页
        4.3.2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88-96页
        4.3.3 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第96-101页
        4.3.4 运行温度的影响第101-106页
    4.4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5 结构参数对被动进气式纯甲醇燃料电池的影响第108-126页
    5.1 引言第108页
    5.2 开孔率的影响第108-113页
    5.3 膜厚的影响第113-119页
    5.4 水管理层结构的影响第119-124页
    5.5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26-128页
    6.1 主要结论第126-127页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6页
附录第136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的专利第136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第136页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Co3O4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CuS/Cu2O/Cu光阴极的光催化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