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汽车驻车制动装调质量提升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7页
第2章 汽车驻车制动器结构及关键技术分析第17-27页
    2.1 驻车制动器的主要类型第17-22页
        2.1.1 鼓式制动器第17-18页
        2.1.2 盘中鼓式制动器第18-19页
        2.1.3 行驻车一体后盘式制动器第19-20页
        2.1.4 电子驻车制动器第20-22页
    2.2 行驻车一体后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2-23页
    2.3 行驻车一体后盘式制动器制动间隙自调原理第23-24页
    2.4 行驻车一体后盘式制动器密封圈密封机理第24-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汽车驻车制动装调技术分析第27-49页
    3.1 驻车制动装调质量的评价指标第27-31页
        3.1.1 驻车制动性能第27-29页
        3.1.2 制动阻滞力第29-31页
    3.2 驻车制动装调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1-41页
        3.2.1 汽车驻车制动系统效率对制动力的影响第31-34页
        3.2.2 制动器驱动轴及螺杆球槽形状对制动力的影响第34-35页
        3.2.3 制动器摩擦片厚薄差对制动拖滞力矩的影响第35-36页
        3.2.4 制动器密封圈和密封槽尺寸对活塞回位的影响第36-38页
        3.2.5 制动器制动间隙自调模式的影响第38-41页
    3.3 手动驻车机构装调技术分析第41-47页
        3.3.1 定深套筒调节法第42-43页
        3.3.2 定扭工具调节法第43-46页
        3.3.3 半自动装调设备调节法第46-47页
    3.4 驻车制动装调中的现存问题分析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驻车制动自动装调系统设计第49-68页
    4.1 驻车制动自动装调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49-53页
        4.1.1 自动装调系统的组成第49-50页
        4.1.2 自动装调系统工艺流程第50-53页
    4.2 自动装调系统的结构设计第53-58页
        4.2.1 拉索预紧力调整螺母自调装置第53-54页
        4.2.2 驻车操纵手柄控制装置第54-57页
        4.2.3 驻车制动操纵手柄棘轮锁释放器第57-58页
        4.2.4 驻车制动自动装调系统总成第58页
    4.3 驻车制动自动装调系统控制程序设计第58-67页
        4.3.1 软件环境介绍第58-60页
        4.3.2 系统程序控制策略及主程序设计第60-64页
        4.3.3 伺服机构控制程序设计第64-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驻车制动自动装调系统试验分析第68-72页
    5.1 试验环境的建立第68-69页
    5.2 试验结果分析第69-71页
    5.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研究总结第72-73页
    6.2 研究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79-80页
附录 A:指示灯控制程序图第80-81页
附录 B:“当前测试”面板在主程序面板中显示程序图第81-82页
附录 C:条码枪控制程序图第82-83页
附录 D:急停及急停解除程序图第83-84页
附录 E:电机力矩过载保护程序图第84-85页
附录 F:实时力矩监测程序图第85-86页
附录 G:驻车制动力矩检测程序图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SM-5分子筛催化热解城市污泥过程中氮迁移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典型煤系沉积岩对Mn(Ⅱ)的吸附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