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三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五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六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七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第二章 文献分析构建培训效果评价框架 | 第19-29页 |
一 国内外新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一) 国外新护士培训效果评价进展 | 第20-21页 |
(二) 国内新护士培训效果评价进展 | 第21-25页 |
二 影响新护士培训效果的因素 | 第25-26页 |
三 CIPP模型和柯氏模型的应用现状 | 第26-28页 |
四 初步搭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框架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质性访谈获取培训效果评价指标 | 第29-37页 |
一 质性访谈方法 | 第29-30页 |
二 访谈结果 | 第30-37页 |
(一) 受访者一般资料 | 第30-32页 |
(二) 指标提取结果 | 第32-37页 |
第四章 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51页 |
一 德尔菲专家咨询方法 | 第37-39页 |
二 函询结果统计 | 第39-51页 |
(一) 专家一般情况 | 第39-40页 |
(二) 专家积极性 | 第40页 |
(三) 专家权威性 | 第40-41页 |
(四) 第一轮专家咨询意见 | 第41-42页 |
(五) 第二轮专家咨询意见 | 第42-43页 |
(六) 两轮指标统计数据 | 第43-48页 |
(七)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第48页 |
(八) 指标的纳入 | 第48页 |
(九)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指标的考核方式 | 第48-51页 |
第五章 层次分析法设置培训效果评价指标权重 | 第51-57页 |
一 培训效果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第53-54页 |
(一) 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 第53页 |
(二) 建立判断矩阵 | 第53页 |
(三) 确定权重值和一致性检验 | 第53-54页 |
二 结果统计 | 第54-57页 |
第六章 讨论 | 第57-65页 |
一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科学性分析 | 第57-58页 |
二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第58-59页 |
三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指标的内容及权重分析 | 第59-63页 |
四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指标的考核方式分析 | 第63-64页 |
五 进一步提升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内涵 | 第64-65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65-68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65-67页 |
(一) 构建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第65-67页 |
(二) 初步探索形成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监管模式 | 第67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67页 |
三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