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信托、信贷法论文

欺诈信托撤销权制度研究--结合破产法与合同法相关撤销权制度的思考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10-1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1-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五、论文结构第16页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第一章 欺诈信托撤销权概述第18-26页
    第一节 欺诈信托:一种特殊的诈害债权人行为第18-19页
    第二节 欺诈信托撤销权的起源:英美法系国家对欺诈性财产转让的规制第19-23页
        一、英美法对普通欺诈转让行为的规制第20-21页
        二、英美法对破产欺诈转让行为的规制第21-23页
    第三节 欺诈信托撤销权的发展:大陆法系信托法中的欺诈信托撤销权第23-26页
第二章 我国欺诈信托撤销权制度的定性问题第26-38页
    第一节 《信托法》下欺诈信托撤销权机制的构成要件第26-29页
        一、债权人的利益因信托的设立而受到损害第27-28页
        二、债权人的债权应于信托设立前已经存在第28-29页
        三、欺诈信托撤销权应当在法定时间内行使第29页
    第二节 我国欺诈信托撤销权与债权人撤销权关系之辨析第29-38页
        一、债权人撤销权与欺诈信托撤销权之立法目的比较第30-31页
        二、欺诈信托撤销权机制的立法渊源第31-32页
        三、欺诈信托撤销权机制的比较法分析第32-33页
        四、文义解释:债权人撤销权与欺诈信托撤销权要件之再对比第33-38页
第三章 债权人撤销权法理在欺诈信托撤销权机制中的运用第38-53页
    第一节 欺诈信托撤销权的行使范围第38-40页
    第二节 欺诈信托撤销权的性质第40-42页
        一、形成权说第40-41页
        二、请求权说第41页
        三、折中说第41-42页
        四、责任说第42页
    第三节 欺诈信托撤销权诉讼的被告第42-44页
        一、传统学说在欺诈信托撤销权诉讼中适用的局限性第43页
        二、信托受益人作为撤销权诉讼被告的可行性分析第43-44页
    第四节 欺诈信托撤销权的行使效果第44-51页
        一、终止抑或无效:《信托法》规定之撤销效果与民法原理的冲突第45-46页
        二、欺诈信托被撤销后产生的效力问题:绝对无效论与相对无效论的争议第46-47页
        三、欺诈信托撤销权的行使对信托内部法律关系的影响:信托法价值取向与不当得利法和善意取得制度的平衡第47-50页
        四、欺诈信托撤销权的行使对信托外部法律关系的影响第50-51页
    第五节 欺诈信托撤销权的行使期限第51-53页
第四章 欺诈信托撤销权机制在《企业破产法》上的延伸第53-64页
    第一节 债权人撤销权与破产撤销权之关系第53-55页
    第二节 《企业破产法》对准破产债务人欺诈信托行为的规制方式第55-57页
        一、破产管理人直接行使破产撤销权第55-56页
        二、破产管理人代为行使欺诈信托撤销权第56-57页
        三、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行使欺诈信托撤销权第57页
    第三节 破产撤销权在面对欺诈信托行为时的局限性第57-60页
        一、破产撤销权缺乏对善意信托受益人保护的考量第58-59页
        二、《企业破产法》缺乏对准破产债务人设立欺诈信托的规制第59-60页
    第四节 完善我国破产法下欺诈信托撤销机制的若干思考第60-64页
        一、善意信托受益人保护在破产法下的正当化:基于立法价值的解释论第61-62页
        二、《信托法》与《企业破产法》的衔接:推定欺诈信托的立法引入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8-69页
后记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A分行为例
下一篇: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