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8-58页 |
1.1 蛋白质药物 | 第18-23页 |
1.1.1 蛋白质药物的定义及分类 | 第18-19页 |
1.1.2 蛋白质药物的研发现状 | 第19-20页 |
1.1.3 蛋白质药物的研发展望 | 第20-23页 |
1.2 蛋白质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 | 第23-34页 |
1.2.1 聚乙二醇简介 | 第23-24页 |
1.2.2 聚乙二醇修饰的优良特性 | 第24-25页 |
1.2.3 聚乙二醇修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25-31页 |
1.2.4 聚乙二醇修饰的选择策略 | 第31-34页 |
1.3 蛋白质药物的多糖修饰 | 第34-45页 |
1.3.1 多糖简介 | 第34-37页 |
1.3.2 多糖修饰的优点 | 第37页 |
1.3.3 多糖修饰蛋白质药物的方法 | 第37-40页 |
1.3.4 多糖修饰蛋白质药物的应用 | 第40-45页 |
1.4 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45-48页 |
1.4.1 凝胶过滤层析 | 第46页 |
1.4.2 离子交换层析 | 第46-47页 |
1.4.3 亲和层析 | 第47页 |
1.4.4 反相层析 | 第47页 |
1.4.5 疏水层析 | 第47-48页 |
1.5 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常用表征方法 | 第48-51页 |
1.5.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48页 |
1.5.2 电泳法 | 第48-49页 |
1.5.3 差式扫描量热法 | 第49页 |
1.5.4 质谱 | 第49页 |
1.5.5 动态光散射 | 第49-50页 |
1.5.6 圆二色光谱 | 第50页 |
1.5.7 荧光光谱 | 第50页 |
1.5.8 分析超离心 | 第50-51页 |
1.6 重组蛋白质药物的药学评价 | 第51-52页 |
1.6.1 体外生物活性 | 第51页 |
1.6.2 免疫原性 | 第51-52页 |
1.6.3 药代动力学 | 第52页 |
1.7 葡激酶 | 第52-55页 |
1.7.1 葡激酶的结构 | 第52-53页 |
1.7.2 葡激酶的溶栓特点 | 第53页 |
1.7.3 葡激酶药物研究进展 | 第53-55页 |
1.8 论文的立题思想 | 第55-58页 |
第2章 葡激酶的八臂聚乙二醇修饰产物的制备及鉴定 | 第58-82页 |
2.1 引言 | 第58-59页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9-6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60-68页 |
2.3.1 重组葡激酶的表达与纯化 | 第60-63页 |
2.3.2 葡激酶的聚乙二醇修饰产物的制备与纯化 | 第63-65页 |
2.3.3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65页 |
2.3.4 质谱 | 第65页 |
2.3.5 SDS-PAGE分析 | 第65-67页 |
2.3.6 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67页 |
2.3.7 修饰程度的测定 | 第67-68页 |
2.3.8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8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80页 |
2.4.1 重组葡激酶的纯化 | 第69-72页 |
2.4.2 质谱鉴定 | 第72页 |
2.4.3 葡激酶的聚乙二醇修饰产物的制备与纯化 | 第72-77页 |
2.4.4 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鉴定 | 第77-78页 |
2.4.5 SDS-PAGE鉴定 | 第78-79页 |
2.4.6 修饰程度的鉴定 | 第79-8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3章 葡激酶的八臂聚乙二醇修饰产物结构及药学性质研究 | 第82-108页 |
3.1 引言 | 第82页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8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82-90页 |
3.3.1 动态光散射分析 | 第83页 |
3.3.2 圆二色光谱表征 | 第83页 |
3.3.3 内源荧光光谱表征 | 第83-84页 |
3.3.4 体外生物活性测定 | 第84页 |
3.3.5 差式扫描量热法 | 第84-85页 |
3.3.6 免疫原性评价 | 第85-87页 |
3.3.7 药代动力学评价 | 第87-90页 |
3.3.8 毒性评价 | 第90页 |
3.3.9 数据统计分析 | 第90页 |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90-105页 |
3.4.1 动态光散射 | 第90-92页 |
3.4.2 圆二色光谱 | 第92-94页 |
3.4.3 内源荧光光谱 | 第94-95页 |
3.4.4 体外生物活性 | 第95-96页 |
3.4.5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第96-98页 |
3.4.6 免疫原性评价 | 第98-99页 |
3.4.7 药代动力学分析 | 第99-104页 |
3.4.8 毒性评价 | 第104-10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05-108页 |
第4章 阿拉伯半乳聚糖-聚乙二醇修饰葡激酶的研究 | 第108-132页 |
4.1 引言 | 第108-109页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09-110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110-116页 |
4.3.1 葡激酶的修饰产物的制备与纯化 | 第110-111页 |
4.3.2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111页 |
4.3.3 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111页 |
4.3.4 SDS-PAGE分析 | 第111页 |
4.3.5 葡激酶的修饰产物的组成分析 | 第111-113页 |
4.3.6 动态光散射分析 | 第113页 |
4.3.7 远紫外圆二色光谱表征 | 第113页 |
4.3.8 内源荧光光谱表征 | 第113页 |
4.3.9 体外生物活性测定 | 第113页 |
4.3.10 免疫原性评价 | 第113-115页 |
4.3.11 药代动力学评价 | 第115-116页 |
4.3.12 毒性评价 | 第116页 |
4.3.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16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6-130页 |
4.4.1 葡激酶的修饰产物的制备与纯化 | 第116-118页 |
4.4.2 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鉴定 | 第118-119页 |
4.4.3 SDS-PAGE鉴定 | 第119-120页 |
4.4.4 葡激酶的修饰产物的组成分析 | 第120-121页 |
4.4.5 动态光散射 | 第121-122页 |
4.4.6 远紫外圆二色光谱 | 第122-124页 |
4.4.7 内源荧光光谱 | 第124页 |
4.4.8 体外生物活性 | 第124-125页 |
4.4.9 免疫原性 | 第125-127页 |
4.4.10 药代动力学分析 | 第127-129页 |
4.4.11 毒性评价 | 第129-13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6页 |
5.1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 | 第132-134页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4页 |
5.3 展望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52页 |
致谢 | 第152-15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