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力学加载实验技术 | 第10-13页 |
1.2.1 微管吸吮法 | 第10-11页 |
1.2.2 原子力显微镜 | 第11页 |
1.2.3 磁珠扭转法 | 第11-12页 |
1.2.4 基底应变技术 | 第12-13页 |
1.3 流体剪切加载技术 | 第13-14页 |
1.3.1 流动小室加载技术 | 第13-14页 |
1.3.2 微流控技术 | 第14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于光镊微球精准操控的微流体剪切力加载方法基本原理 | 第16-22页 |
2.1 基于光镊的微球精准操控系统 | 第16-19页 |
2.1.1 光镊原理 | 第16-17页 |
2.1.2 硬件系统 | 第17-18页 |
2.1.3 软件系统 | 第18-19页 |
2.2 基于光镊微球精准操控的微流体剪切力加载方法 | 第19-21页 |
2.2.1 加载原理 | 第19-20页 |
2.2.2 关键技术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基于显微机器视觉反馈的光镊精准操控微球的运动控制方法 | 第22-29页 |
3.1 光镊自动操纵微球的动力学模型 | 第22-25页 |
3.1.1 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22-23页 |
3.1.2 光阱力 | 第23-24页 |
3.1.3 粘滞阻力 | 第24-25页 |
3.1.4 动力学方程 | 第25页 |
3.2 闭环控制器 | 第25-26页 |
3.3 实验验证 | 第26-28页 |
3.3.1 动力学模型系数标定 | 第26-27页 |
3.3.2 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不同光照条件下微球显微图像处理算法 | 第29-40页 |
4.1 引言 | 第29页 |
4.2 图像算法流程 | 第29-30页 |
4.3 图像预处理 | 第30-35页 |
4.3.1 图像灰度化 | 第30-31页 |
4.3.2 图像增强 | 第31-32页 |
4.3.3 图像分割 | 第32-35页 |
4.4 轮廓特征提取 | 第35-36页 |
4.5 参数获取 | 第36-38页 |
4.6 算法测试 | 第38-3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基于Stokes理论的微球运动流体剪切力问题求解 | 第40-46页 |
5.1 引言 | 第40页 |
5.2 Stokes流动理论 | 第40-41页 |
5.3 Stokes流动问题求解 | 第41-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流体剪切力的实验验证 | 第46-54页 |
6.1 引言 | 第46页 |
6.2 实验参数标定 | 第46-48页 |
6.2.1 流体剪切力标定原理 | 第46-47页 |
6.2.2 光阱刚度标定 | 第47-48页 |
6.3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48-54页 |
6.3.1 实验设计 | 第48-53页 |
6.3.2 实验一和实验二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4页 |
7.2 后续工作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