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 第10-13页 |
1.2.1 企业投资效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石油企业投资效率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投资效率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2 投资效率的测算方法 | 第17-19页 |
2.2.1 指标度量法 | 第17-18页 |
2.2.2 参数前沿面法 | 第18页 |
2.2.3 非参数前沿面法 | 第18页 |
2.2.4 企业投资效率测算方法的比较 | 第18-19页 |
2.3 投资效率评价的相关模型 | 第19-21页 |
2.3.1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 | 第19-20页 |
2.3.2 Vogt投资效率评价模型 | 第20页 |
2.3.3 Richardson投资支出模型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投资现状分析 | 第21-34页 |
3.1 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概况 | 第21-26页 |
3.1.1 石油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分类 | 第21-24页 |
3.1.2 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状况 | 第24-26页 |
3.2 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投资现状 | 第26-30页 |
3.2.1 投资构成分析 | 第26-28页 |
3.2.2 投资效果分析 | 第28-30页 |
3.3 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3.3.1 投资效果与投入金额不对等 | 第30页 |
3.3.2 投资构成比例不均衡 | 第30-33页 |
3.3.3 不同业务类型石油公司投入产出效率差别大 | 第33-34页 |
第4章 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41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34-35页 |
4.1.1 构建目标及原则 | 第34页 |
4.1.2 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 | 第34-35页 |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5-38页 |
4.2.1 国内外学者对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5-36页 |
4.2.2 本文对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6-38页 |
4.3 数据搜集与无量纲化处理 | 第38-41页 |
第5章 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评价与分析 | 第41-58页 |
5.1 构建评价模型—DEA模型 | 第41-42页 |
5.1.1 DEA模型原理与评价步骤 | 第41页 |
5.1.2 DEA-BCC模型 | 第41-42页 |
5.1.3 Malmquist生产指数 | 第42页 |
5.2 基于DEA模型的静态投资效率评价 | 第42-53页 |
5.2.1 技术效率层面 | 第42-44页 |
5.2.2 纯技术效率层面 | 第44-45页 |
5.2.3 规模效率层面 | 第45-47页 |
5.2.4 非前沿面企业的投资效率改进分析 | 第47-53页 |
5.3 基本Malmquist模型的动态投资效率评价 | 第53-56页 |
5.4 石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横纵向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5.4.1 石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横向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5.4.2 石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纵向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第6章 提升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58-61页 |
6.1 控制营业成本,明确执行标准 | 第58页 |
6.2 降低冗余资产,强化资产能效 | 第58-59页 |
6.3 加强研发力度,推动技术进步 | 第59-60页 |
6.4 控制职工规模,提高员工质量 | 第60-6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