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1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 ·主要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主要框架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第2章 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15-21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20页 |
|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20-21页 |
| 第3章 外贸增长方式的理论探讨 | 第21-25页 |
| ·外贸增长方式的内涵 | 第21页 |
| ·外贸增长方式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 第21-24页 |
| ·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 ·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 | 第22-23页 |
| ·不同外贸增长方式适用性分析 | 第23-24页 |
| ·外贸增长理论依据 | 第24-25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4-25页 |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5页 |
| 第4章 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的统计分析 | 第25-57页 |
| ·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的现状 | 第25-34页 |
| ·长三角地区的界定 | 第25-26页 |
| ·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基本情况 | 第26-33页 |
| ·长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 第33-34页 |
| ·长三角地区内部的区位熵分析 | 第34-39页 |
|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开放度分析 | 第39-44页 |
| ·外贸依存度分析 | 第39-40页 |
| ·国际投资开放度分析 | 第40-42页 |
| ·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度的评价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长三角地区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44-56页 |
|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MS分析) | 第44-46页 |
|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分析 | 第46-49页 |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分析 | 第49-51页 |
| ·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 第51-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长三角地区外贸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 第57-65页 |
| ·有关外贸增长方式的理论及分析方法 | 第57页 |
| ·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 | 第57-58页 |
| ·基本经济模型的选择 | 第57-58页 |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58页 |
| ·模型的计算与检验 | 第58-64页 |
| ·要素产出弹性的计算 | 第58-59页 |
| ·模型的单位根检验 | 第59-62页 |
| ·变量间的协整检验 | 第62-64页 |
| ·对模型的分析与解释 | 第64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64-65页 |
| 第6章 长三角地区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 第65-73页 |
|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 第65-67页 |
| ·完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 第67-68页 |
| ·大力发展服务业 | 第68-69页 |
| ·长三角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瓶颈 | 第68页 |
| ·提升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对策 | 第68-69页 |
| ·制度融合 | 第69-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附录 | 第76-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